-
日期: 2025-07-14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剛過去的6月和7月初,歐洲西部和南部經歷了兩波強烈熱浪沖擊(6月17日至22日,6月30日至7月2日),多個國家的地表溫度超過40°C。據葡萄牙氣象局(IPMA)的消息,葡萄牙中南部城鎮莫拉6月29日的氣溫達到了46.6°C,創下該國大陸地區有記錄以來的6月最高氣溫,其首都裡斯本北部的最高體感溫度一度達到了48°C。
不止是在歐洲,6月4日至18日以及6月21日至24日,我國也經歷了兩波高溫沖擊。全國102個國家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突破6月歷史極值,其中重慶潼南(41.4℃)、四川合江(40.7℃)等17站達到或超過40℃。實際上,整個6月,全球有12個國家、約7.9億人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包括美國、加拿大(专题)北部、中亞、東亞、歐洲和西南極洲。
圖片顯示了2025年6月23日至7月2日期間,歐洲各地區最熱5天平均氣溫與夏季(6月至8月)基准氣溫的偏離。黑色圓圈為該報告分析的12個城市,分別是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扎雷布、布達佩斯、雅典、羅馬、米蘭、薩薩裡、巴塞羅那、馬德裡、裡斯本。數據來自ERA5,圖片來源於報告。
近年來,夏季高溫到來的時間似乎更早了。據相關報道,通常情況下,歐洲這樣的高溫天氣一般會出現在7月底或8月份。當人們尚未開始適應夏季的氣溫時,極端高溫突然出現,其帶來的沖擊往往會更加致命。數天前,英國格蘭瑟姆研究所在一篇研究報告中分析了12個歐洲主要城市10天內(從6月23日至7月2日,完整包括了第二次極端熱浪)經歷的熱浪強度變化,以及因人類活動引起氣候變化而超額死亡的人數。這些城市均是歐洲主要的城市中心,包括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等。它們分布在歐洲各地,涵蓋了不同的區域。結果顯示,這些城市6月的平均氣溫比1991年至2020年高出約2.81°C。
報告顯示,這些城市出現了約2305起高溫死亡事件,其中約有1500人(占65%)的死亡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這也讓當地的預期超額死亡人數增加了約兩倍。其中有超過80%的人年齡超過65歲。
這些死亡都可以歸因於人為氣候變化導致氣溫了升高1~4°C。而更具體的原因是,高壓與附近低壓之間的大氣環流形成了穩定的“Ω”型,這個“熱穹頂”(Heat Dome)將暖空氣困在了受影響地區。高壓像個罩子一樣把熱空氣困在了歐洲西部和南部,同時阻止了冷空氣進入。此外,西地中海海面溫度明顯升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水溫升高會導致沿海地區夜間空氣冷卻減緩,濕度升高。當人體的體溫在夜晚無法恢復正常時,高溫帶來的健康威脅也會隨之增加。
三個生死攸關的溫度
在高溫天氣下,濕球溫度(wet-bulb temperature)能較好地衡量熱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綜合了環境濕度和溫度的影響。汗液蒸發是我們散熱的主要方式,而隨著濕球溫度增加,汗液蒸發會越困難,人體也會越難散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大溫致命周末 五起車禍致五人喪生
- 俄羅斯,怎樣被關在了歐洲的大門外
- 疑王鷗女兒首曝光,傳與何九華復合低調登記
- 秦怡:再婚嫁金焰,一個屋簷下分居30年,婚姻催淚
- 世界最擁擠的島 不到半個球場擠滿1000人
-
- 了解BC省這些交通違規行為和罰款
- 喜訊!機場脫鞋可能很快將成為歷史
- 溫市府考慮將巷道屋與主屋分割開
- 1/3加國人有這問題 疫情使其加劇
- 又一起車禍 溫市行人被車撞倒後死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 俄外長在朝鮮見了金正恩,還回答記者11個問題
- 國安局長現身華府 台灣外交微妙突圍?
- 震驚!聯邦3年要省250億大裁員要來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BC電動車主迎喜訊 隨時上HOV車道
- 他從億萬富翁變身為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 福特CEO:把中國汽車運到美國拆解"學習"
- 加國穆斯林女子遭群毆 兩女孩被捕
- 手術要等一年 加男海外就醫代價大
- 市場停滯 加國這類房屋想出手太難
- 突發!特朗普變卦 對加國征35%關稅
- 用我拉提琴的手 在美國切了半輩子蔥姜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