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来源: 海边的西塞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俄罗斯 | 字体: 小 中 大
1
1844年,俄罗斯帝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访问英国,彼时的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在此行中的一个提议,会让自己的帝国和其本人一起,一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是的,如果时间退回到19世纪中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沙皇俄国都正处在它的“全盛期”当中。由于在之前的拿破仑战争当中,沙俄最终选择了站在反法同盟一边对抗拿破仑,并在1812年成功依靠“冬将军”击败了拿破仑远征军,最终护送着路易十八实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哥萨克骑兵饮马塞纳河。在战后的“维也纳体系”当中,沙俄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欧陆霸主,它提出并主导签订了《神圣同盟》,成为了当时整个欧洲反革命秩序的主导者。马克思愤恨的将当时的沙俄称之为“欧洲宪兵”,诅咒其尽早崩溃,但这看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当时的沙俄不仅能弹压国内的进步力量,只要当时欧洲各国出现革命,沙俄一定是第一个出兵进行干涉镇压的那个列强。俨然把全欧洲都当做了自己的小兄弟和势力范围了。而对这一点,奉行“大陆均势外交”的英国居然似乎听之任之,因为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进入了军事上的“养伤期”,并在经济上加速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后果,英国需要庞大而稳定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而庞大的沙俄和其维持的稳定欧陆秩序为英国人提供了这一点——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英俄两国形成了堪称恐怖的贸易绑定,向英国出口的矿石、煤炭、木材、毛皮等原材料占到了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3%,而英国向俄罗斯倾销的工业品,则占到了其出口总额的40%。更不用说沙俄帝国靠维持的庞大军备,弹压欧陆各地的起义、维持市场稳定给英国带来的隐性收入。以上种种所有,让沙皇尼古拉一世认定英国一定无法割舍与俄罗斯的关系。这让他敢于提出那个大胆而野心勃勃的计划——邀请英国一起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尼古拉一世在会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时就含蓄的提出了这个方案,在得到女王委婉而又不是礼貌的回绝之后,他竟然没有意识到英国人厌烦这个想法,而又跑去跟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提议。且这一次说的更加直白、露骨:“土耳其已经是一个注定死亡的人了,唯一的问题是,英俄两国应该协调出一个合理的分配(瓜分)方案,以防止可能的欧洲大战……只要英俄达成默契,其他国家怎么想,根本无关紧要……请您放心,我对土耳其的领土没有一寸多余的野心,我只要求俄罗斯得到它应得的那一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沙皇这篇这份充满了帝国主义霸权自负的长篇独白,吓坏了英国首相,后者不得不要求沙皇“离窗户远一些”,以防止伦敦无处不在的记者听到这份发言,并将其作为丑闻公之于众。是的,与沙皇一厢情愿的认为他在吞并土耳其过程中礼貌的让英国人“喝口汤”就能让后者心满意足不同。英国人对这个瓜分土耳其的方案一点都不感兴趣,甚至从此开始对俄罗斯坏有了警惕。沙皇尼古拉的此访表现是欧洲近代外交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误判。因为作为专制君主的沙皇,根本无法理解英国当局的思维模式——当时的英国虽然也是典型帝国主义国家,但与沉迷于一味扩张、“打下一个大大的帝国”的沙俄还是有本质不同的。英国是一个工商业主主导的国家,它海外扩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本国的工商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在保证这一点的前提下,让愿意合作的势力继续其在当地的统治,相比于英国直接进行殖民统治,是一种更节约成本的手段。而19世纪中叶的土耳其通过英土之间的一系列条约,在保障地中海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已经满足了英国的需求了。这个时候沙俄提议什么二一添作五,咱俩把土耳其瓜分了吧,还什么“不用考虑别国怎么想”。对英国是一个纯粹赔本的买卖——英国不仅可能丧失原本已经到手的部分土耳其国内市场,还要和早已“名声在外”的俄罗斯一起承担领土强盗的恶名。
可是看似过于“一厢情愿”的尼古拉一世,此时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苦衷。因为再不发动对外战争大打一场,沙俄国内的革命之火,就快压不住了。19世纪的沙俄,跟它那个时代名声在外的一批思想家、文学家一样,在性格上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矛盾综合体——一方面,作为扑灭法国大革命野火的“欧洲宪兵”,沙俄非常反动而落后。但另一方面,正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担当“欧洲宪兵”的过程中,沙俄贵族们开始认识到了其国家自身的体制有多么陈腐、农奴制有多么恶劣而不人道、沙皇的君主专制又是怎样一种在欧洲各国中独一份的奇葩存在。这种觉醒最终导致了1825年沙俄皇权交接过程中的“12月党人起义”,进步贵族们公开率军反叛,要求沙皇进行君主立宪改革、扩大议会权利、甚至废除农奴制。十二月党人起义,俄罗斯兵变倒是有传统的……虽然这场起义被尼古拉一世严厉镇压了,但给这位沙皇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为了维持统治,尼古拉一世一改沙俄此前锐意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严禁沙俄贵族去西方各国留学,甚至连旅行、通婚都进行了限制,他还在国内设立了检查机构,要求每个沙俄公务人员同时都兼职成为思想审查员,严格控制西方启蒙思想在俄罗斯民间的传播。如果你看过契科夫那篇著名的小说《套中人》,你就能够理解当时的沙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小说中那个性格孤僻、恐惧变革、时刻把“总之,不要出什么乱子就好”挂在嘴边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其实就是当时沙俄遍地兼职审查员的小公务员的群像——甚至有人认为别里科夫直接讽刺的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本人,因为谨小慎微、拒绝变革、一切以“不出乱子”为要,恰恰是尼古拉一世的治国信条。总而言之,从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到19世纪中叶,沙俄搞了20多年俄版的闭关锁国,但这种闭锁带来的影响是非常要命的。一方面,它刚好让沙俄错过了日新月异的西欧工业革命,在科技、工业和经济上日渐落后。另一方面,在思想上,空前的压抑,反而导致了十二月党人后继有人,以果戈里为代表的一批俄罗斯文学家应运而生。彼得堡的大学生们开始公开朗诵他的《死灵魂》、《钦差大臣》,在嬉笑怒骂中发泄对沙皇越来越多的不满。尼古拉一世绝非蠢人,他知道在“欧陆霸主”的表象背后,沙俄帝国的败相已露。科技、工业、经济硬实力的日渐落后和国内思想上的躁动,让这位沙皇意识到,必须做一些什么动作挽救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皇位了。而考虑到沙俄的扩张传统,他明白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对外发动战争,通过大面积扩张领土重新证明自己的国家依然非常“支棱”。被战争所点燃的大俄罗斯主义情绪更有助于对冲掉自由派的星星之火。那么,打谁呢?当时的欧洲列强中,英国太强肯定打不过,法国是已经在拿战中被征服过一次的国家,普奥两国是沙俄“神圣同盟”的盟友,不好公然毁约。想来想去,只有日渐衰“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可以打一下“彰显武德”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俄罗斯唯一航母 或将报废拆卸成一堆废铁
- 惊传:外交官员携密件叛逃俄罗斯 逼王毅吐露…
- 大温最初的海鲜烧烤店49年后关闭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这温哥华社区大动作 住房数量翻倍
-
- 养老院发生惨烈火灾 至少九人死亡
- 新增炫酷饮料节 50多餐饮店参加
- 毕业生"疯抢"保洁饭碗?批量做蓝领…
- 温村著名地标惨变"堵点" 网友吐槽
- 郭富城追子成功 激动发抖 打破四大天王岳父命
- 突发!Manus彻底撤出中国 封锁中国IP
-
- 法国男子纵火成瘾 15天烧山31次,停不下来
- 上海街拍惊艳不断 满街辣妹迷你裙
- 持绿卡返美被拒 加国川粉男裂开了
- BC电动车主迎喜讯 随时上HOV车道
- 手术要等一年 加男海外就医代价大
- 震惊!联邦3年要省250亿大裁员要来
-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他从亿万富翁变身为中国最惧怕的批评者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奇迹!男子在温哥华岛失踪经历磨难
- 卢比欧考虑在马来西亚会晤王毅 美中互动备受关注
-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