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来源: 研究事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刷新热度:热点话题与热点人物擦出火花
张桂梅作为时代楷模,近年来媒体曝光率高,相关报道量大面广,其先进事迹早已为大众熟知,是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正能量IP。如何将老典型写出新热度?人民日报把握了两个重要时间点,一是全民关注的高考期间,二是连续15年送考这一节点。将高考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与张桂梅这一热门典型人物有机结合,讲出了新故事,形成了新热度。
6月9日,6版“守望”栏目推出报道《守护大山女孩的“人生考场”》。教学楼清晨缓缓亮起的灯光,陪伴张桂梅送考的小喇叭,熟悉的送考歌声旋律……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张桂梅的身影渐渐清晰,场景化的表达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在现场见证这些大山女孩们向着自己人生的重要考场出发。对于张桂梅而言,15年来,送考年年有,今年有什么不同?报道突出了其中的变化:“从最初希望孩子们‘别回头往高走’,到希望孩子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张桂梅也改变了不少”。从“走出大山”,到“回到家乡,努力托起大山的希望”,不同的人生选择,折射更多元的幸福观、奉献观、青春观、价值观,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对个体的塑造与完善,也让读者看到涌现出更多“张桂梅”续写感人故事的希望,报道中的情怀和温度得以进一步延展。
力求在场:“无滤镜”细节触达人物内心世界
典型人物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只有“硬核”和严肃,讲述张桂梅作为普通人的诉求、感受和日常,才越能回归到立体、真实的人,越能与网民形成同频共振的情感共同体。以“送考”这一具有仪式感的场景为切入点,跳出对张桂梅形象的标签化描述,通过近距离跟拍、陪伴式采访,借助细节深入探索人物精神世界,挖掘张桂梅故事背后深厚的家国情怀。
系列融媒报道采用了大量纪实跟拍手法,如实记录张桂梅的日常工作和与学生的互动,没有过多的拍摄剪辑技巧和“炫技”包装,注重原汁原味的呈现、不加雕琢的直出,用人物本身的真诚打动人、感染人。《高考第一天,张桂梅校长再次亲自送考》选取了张桂梅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上楼梯送考的画面,其中一个细节感动全网:张桂梅上了几层台阶后停下来扶腰喘气。该视频在抖音平台的点赞超过300万,播放量超1亿次。《第一场考试结束,担心食堂孩子们打滑,张桂梅默默平整地垫》短短22秒的视频,没有一句人声,只有张桂梅弯腰整理地垫的画面,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连续送考15年,68岁的张桂梅依然是那个最紧张的人》记录的是张桂梅得知有一个学生身体不适后,第一时间安排送医。视频中,她用小喇叭喊道:“你快点吧,祖宗”,让人觉得真实可爱,对学生的爱意溢满屏幕。
从6月7日清晨跟着张桂梅查早自习,到送考车上拍摄张桂梅和孩子们齐唱《万疆》,再到捕捉张桂梅艰难地爬着台阶送孩子们进考场的细节,以及孩子们在校最后一晚的依依不舍,采访团队用纪录片式的真实影像质感和镜头语言传递暖心瞬间,再配合侧重高光片段、情绪爆点的剪辑,拉满观众的情绪值。有网友留言:“像是陪着张老师送考了一样,感受到了什么是伟大”。从现场语境入手,营造故事情境,再进一步感悟人物心境,原原本本的记录,打开了网友进入典型人物内心世界的通道,为人物的人格魅力而共情共鸣。
创新画风:情感化叙事让主流价值柔性传播
只有现场细节会让作品流于表面,要展现人物更丰盈的精神世界,更复杂的心路历程,离不开第一人称的深情讲述。访谈视频《人民日报记者独家对话张桂梅:有一口气就发一口气的光》,全景式记录了张桂梅送考15年历程中的变与不变。为什么坚持15年亲自送考?张老师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小喇叭有怎样的故事?明年还会继续送考吗?带着这些问号,本报记者与张桂梅展开了一场深度交流对话。送考的快乐、等候的焦灼、信仰的力量……22分钟的长视频,注入饱满的信息含量和情感含量,让人不觉冗长。当被问及最初为什么要送考时,张桂梅的回答十分朴实:有点担心,想陪着孩子们。正是怀揣这份陪伴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初心,在一年又一年的坚守中,张桂梅书写了平凡人的伟大与光彩,也从15年送考的细节变化里透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短视频《张桂梅致毕业生的一封信》采用第一人称书信体的形式,以张桂梅本人的口吻诉说对学生的嘱托和期待,“让你们在最好的年纪,体验一次为了目标全力以赴的过程”“当你读了很多书,你就会知道,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你们要敢想、敢拼、敢走到大山外更大的世界去,活出一个灿烂无悔的人生”……被称为“燃灯校长”的张桂梅,用质朴真挚的话语激励着学子们,以自己的奉献传递信仰的明灯。这些话语不仅是对华坪女高的孩子们说的,也是面向广大毕业生和青年的寄语,有效增强了系列融媒报道的共情力,在人民日报视频号获得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三个“10万+”,展现了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显着成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上海街拍惊艳不断 满街辣妹迷你裙
- 已故母亲被火化 加国男子告上法庭
- 清华博士不顾父母下跪哀求 执意出家为僧 如今…
-
- 加国大批客户手机要变砖? 还扣$75
- 前春晚名嘴赴瑞士安乐死 儿子7年后泪洒镜头
- 周末大温超市优惠抢先看 扫货指南
- 高温来了 大温今日体感温度近36度
- 新增炫酷饮料节 50多餐饮店参加
-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
-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绝非偶发!日本7-11发文使用"中国台湾"
- 公寓到独立屋?温村置业升级要多少
- 父母爱情:当了董事长的江昌义,他的"卑鄙" 背后有多卑微
- 温哥华拟1/3地区允建高层社会住房
-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我和川普没什么可谈的"美国咖啡价恐飙新高
- 2-0冲冠,郑钦文"苦主"挑战世界第一
- 地中海饮食两年 日常必买10种食材
- 卢比欧考虑在马来西亚会晤王毅 美中互动备受关注
- 突发!特朗普变卦 对加国征35%关税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