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來源: 大碗Pro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部分坐擁多套房源的業主一瞅這情況,要麼分分鍾搬走,要麼甩賣自家房源…
久而久之,入住率持續走低,租客甚至群租客比重持續走高。
業主在沒有征信約束、訴訟可能極低且大幾個月不來一回的情況下老老實實繳納物業費?
這就好比“你找縣長,你往鄉長家都不幹了”,淨扯那沒用的…
03
但是站在物業公司的視角看,雖然物業費收不上來,但經營支出卻一點不少!
根據上市物業公司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8.7%,比2019年下降了5.3個百分點。
而這,恰恰是收不上來物業費的小區最大的管理痛點所在——
從硬件來看,項目設施老化,物業收入難以招架;
根據中國特檢院、住建部、萬科物業以及蘇州園林局等單位統計數據顯示:
15年以上老舊電梯故障率大約提升300%,單次大修費用就得在10萬以上,而更換成本則在30-50萬/台;
20年以上鑄鐵管漏損率超過25%,改造費用約200元/米,每10000套房源的改造費用就得超千萬;
15年以上小區,年度維修單量是5年內新小區的3.8倍之多;
老舊小區植被死亡率甚至高達40%,補種成本占物業費的比重達15-25%…
根據中國物業管理協會2024年報告顯示,以物業費3.2元/㎡小區為例——
5年以下房齡小區,年均維護成本約0.8-1.2元/㎡,占物業費比例約為25-35%;
10-15年房齡小區,年均維護成本約1.5-2.0元/㎡,占物業費比例約為45-60%;
而15年房齡以上小區,年均維護成本則飆升至2.5-4.0元/㎡,占物業費比例約70-100%。
在這種情況下,單方面喊著降物業費確實有點違背物理學的客觀實際。
如果將每隔幾年就要上漲的人力成本投入計算進去,恐怕物業支出成本還要在上述基礎之上,翻個10-20%。
從軟件上看,維權投訴變多,同樣令物業公司疲於應對。
這裡面的核心主要是兩個問題——
一是物業營收上限卡死的情況下,大概率會帶來物業服務質價不符,物業和業主的矛盾日益被激化;
二是房屋質量問題或其它開發商遺留問題,業主將怒火轉嫁給物業,最典型的就是拒繳納物業費施壓。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隨著投訴越來越多,物業公司和業主記憶對投訴本身各自產生情緒——
對於物業公司來說,很可能是“虱子多了不癢”,最後的結果就是:
一個問題是一把問題,一把問題是一個問題。
對於業主個人來說,小區管理維護的客觀問題看在眼裡,物業公司的應對措施也看在眼裡…
時間一長,對物業的不信任感自然會甚囂塵上。
說到這兒,可能不少朋友已經坐不住了:
我怎麼知道我家小區物業有一天會不會也跟著擺爛?!
你就看這三個關鍵節點妥妥的——
首先,欠費問題愈發嚴重。
如果小區催繳物業費越來越頻繁,業主之間討論物業費收繳問題越來越密集…
以上可能是最常見的信號。
然而筆者本人還見過更極端的:
將當年未繳納物業費的門牌戶號與部分加密處理後業主信息張貼在小區顯著位置。
本質上講,這是物業公司不想體面,更不想給業主體面。
一旦出現類似情況,那多半是因為近期小區物業欠費問題愈發嚴重了。
服務質量顯著下滑。
這方面細節就太多了,譬如小區清掃越來越不及時、園林綠化澆灌或修建頻率越來越低、設施老化維修響應越來越慢、需要物業工作人員到場動作越來越懈怠…
凡此種種,其實都算服務質量顯著下滑的蛛絲馬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西寧機場驚魂3分鍾 乘客集體砸窗逃生
- 李強發表講話:做強國內大循環 清理民眾消費制約
- "搭子"社交興起,大明星集體探店小餐飲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溫哥華房屋掛牌量創下17年來新高
-
- 河中撈球失蹤9天 BC留學生找到了
- 畢業生"瘋搶"保潔飯碗?批量做藍領…
- 大溫賣公寓未告知安有這個 麻煩了
- 西海岸多座火山突然復活 高度關注
- 陸媒:印度空難原因揭曉,確實很"印度"...
- 大溫熱壞了 BC推重磅福利高達$5千
-
- 上海街拍驚艷不斷 滿街辣妹迷你裙
- 奇跡!男子在溫哥華島失蹤經歷磨難
- 他從億萬富翁變身為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剩飯照吃 40℃不開空調:老一輩摳門刻進骨子裡
- 王毅用"4個關鍵詞"概括中美關系下一階段
- 茅台1935價格跌破600元 較高位時暴跌69%
-
- 真的熱死了!西班牙今年夏天 超過千人因高溫喪命
- 卡尼裁員將裁到外交部 外交官困惑
- 少年沙灘挖隧道 沙子塌了他沒出來…
- 客機在倫敦附近墜毀 人員全部遇難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李斌是下一個賈躍亭?蔚來爆虧1300億,負債率達93%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