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來源: 電動車公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而下面這個名字,很可能會被大家選擇性遺忘:瑪莎拉蒂。
確實,瑪莎拉蒂目前的地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早在去年,瑪莎拉蒂所在的Stellantis集團就傳出有意出售旗下品牌,以實現降本增效。
其中傳得最邪乎的留言,當屬瑪莎拉蒂會和阿爾法·羅密歐一樣,被其他品牌收購;有些外媒甚至添油加醋分析,認為出手的大概率是一家中國企業
今天,咱們就趁著這個機會,來仔細分析一下曾經的意大利跑車皇後,究竟是如何落得這步田地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01. 顛沛流離,命中注定?
遙想當年,瑪莎拉蒂也曾和法拉利、蘭博基尼一起,作為意大利汽車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在全世界享有盛譽,也擁有大把的忠實用戶。
而他們看中的,就是瑪莎拉蒂天生的浪漫基因:無論是車身造型還是內飾設計,都好似一台會呼吸的金屬工藝品,單單是停在那裡,都散發著無與倫比的時尚氣息。
只不過,瑪莎拉蒂的經歷比起法拉利和蘭博基尼,要坎坷得多。用四個字來總結,就是顛沛流離。
在瑪莎拉蒂創辦初期,它的名字來源於創始團隊瑪莎拉蒂一家的姓氏。這家人共有7兄弟,全都在汽車行業打拼,可以說是汽車世家了。
其中,老大最先投身到汽車行業裡,隨後老四、老五、老六於1914年自立門戶,這一年也被認為是瑪莎拉蒂品牌的創立時間,三叉戟的品牌LOGO也由老五設計確定。
在這一階段,瑪莎拉蒂以改裝汽車作為主業務,同時用自家改裝的汽車參加賽車比賽。
1926年,第一款由改裝而來、帶有三叉戟標志、被命名為“Tipo 26”的瑪莎拉蒂跑車,參加意大利Targa Florio耐力賽並獲勝,就此正式打響了瑪莎拉蒂的名氣,瑪莎拉蒂開始在賽場上屢創佳績,甚至能包攬前三名——
“那年我雙手插兜,不知道什麼叫做對手”。
但好景不長,瑪莎拉蒂在1937年遭遇財務危機,被Orsi家族收購,從此進入了品牌歷史的第二個階段。
此時的收購,還沒有為瑪莎拉蒂帶來太大的影響,因為……二戰爆發了。
作為一家意大利汽車品牌,瑪莎拉蒂和各位歐洲同行一樣,首先要直面戰爭帶來的沖擊。
直到二戰結束後,瑪莎拉蒂才重新回歸,也依然在50年代的各項賽事上呼風喚雨,一度跟法拉利打得有來有回,在4站F1大獎賽上力壓法拉利奪得總冠軍。
然而財務方面的壓力,又一次降臨到了瑪莎拉蒂的頭上。
因為賽車太過燒錢,瑪莎拉蒂的第二任金主Orsi家族也頂不住了,把賽事項目幹脆外包出去,轉而於60年代讓瑪莎拉蒂進軍民用車市場。
瑪莎拉蒂品牌歷史上兩大經典車型——總裁(Quattroporte)和吉博力(Ghibli),就在此時誕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瑪莎拉蒂居然又雙厖宦裊耍
並且這一次收購瑪莎拉蒂的還不是意大利本土企業,而是遠在法國的雪鐵龍。
事實證明,自己家孩子還是得自己疼,法國車企買下一個意大利汽車品牌,用起來多少有點“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感覺。
本來專注於生產國民家用車的雪鐵龍,收購瑪莎拉蒂就是為嘗試沖擊高端。結果雪鐵龍借鑒完瑪莎拉蒂的經驗、技術之後,高端沒沖擊成功,馬上就對瑪莎拉蒂棄若敝履。
1974年雪鐵龍和標致合並,兩家法國汽車品牌聯手共克時艱。新成立的標志雪鐵龍集團不想要瑪莎拉蒂也就算了,居然還想讓瑪莎拉蒂申請破產,直接走向品牌自殺!
這下意大利政府急了,硬是橫插一腳把瑪莎拉蒂暫時保下來了,後續又聯系了一家名為De Tomaso的公司接手運營,推出了四門轎車續命。
至此,瑪莎拉蒂才總算熬過了混亂的第三個階段。
但盤到這裡,想必大家也看出來瑪莎拉蒂的主線了,就是不斷地遭遇財務危機、然後被賣。
咱們快進一下,1993年瑪莎拉蒂歸入菲亞特集團,說實話過得並不好。好在菲亞特集團也是家意大利公司,對瑪莎拉蒂多少有著最基本的尊重。
於是在集團的決策下,瑪莎拉蒂的主導權被轉移給了同在菲亞特集團下的法拉利。
沒錯,就是“兩皇一後”的其中一皇、瑪莎拉蒂的賽事“宿敵”法拉利
不過,多年過去,曾經的賽場恩怨基本都成過眼雲煙,法拉利並沒有因“祖上”的那點不愉快就惡意磋磨瑪莎拉蒂,而是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去復興瑪莎拉蒂。
在法拉利的努力下,瑪莎拉蒂再次煥發生機。
1998年,瑪莎拉蒂3200 GT推出,標志著瑪莎拉蒂終於回歸世界頂尖跑車的陣營。
甚至,法拉利還以自家傳奇跑車恩佐的同款底盤和動力系統為基礎,打造出了一款瑪莎拉蒂品牌的傳奇跑車MC12,幫助瑪莎拉蒂重回賽道王者。
民用車市場上,第五代總裁也在法拉利的賦能下,成為瑪莎拉蒂史上最經典的一代總裁。
但瑪莎拉蒂最後的輝煌,也就到此為止了。
即便是法拉利這位金主爸爸,也扛不住維持兩個頂尖跑車品牌的支出。眼瞅著日子快要過不下去,為了保住自己,最後又把瑪莎拉蒂品牌打包送回了菲亞特集團。
這就是瑪莎拉蒂第四階段的歷史。再之後的故事,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
菲亞特集團在不斷的資本運作下不斷膨脹,先是跟克萊斯勒一起合並為了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後面FCA又繼續與PSA(標致雪鐵龍集團)合並,成了今天的Stellantis。
而瑪莎拉蒂,也在兜兜轉轉之後,和曾經的金主雪鐵龍活在了“同一屋簷下”,成為Stellantis旗下14個品牌之一。
到今天,再次面臨被出售的危機。
02. 瑪莎拉蒂在中國:微商的狂歡
有一說一,上文提到的瑪莎拉蒂,無論輝煌還是低谷,基本都和中國用戶無關。
因為瑪莎拉蒂品牌2004年才正式進入中國,第二年就從法拉利回歸菲亞特集團了。
連母公司菲亞特集團在中國的進展都算不上快,更別說區區一個子品牌。
要知道,千禧年時代的中國人,經濟實力相對有限,早期外國車企在中國成立合資車企,都是奔著平價走量、先打開中國市場這一條路去的。
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還遠沒有到超跑遍地走、不同品牌各切生態位滿足小眾需求的時候。
瑪莎拉蒂進入中國市場後,帶來的第一款車型是總裁,這款車從2004年賣到2005年底,總共賣出65台。
而同期,法拉利、賓利在華交付量分別為65台、64台。
所以這麼橫向一對比,瑪莎拉蒂在華初期的銷量表現其實可以稱得上是非常不錯
不過反過來也說明,彼時超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能服務的用戶還非常少。
在極少數能消費得起超豪華汽車的中國用戶中,恐怕車的產品力也不是他們最優先的考慮因素,而是設計乃至品牌所帶來的附加值:彰顯自己的個性。
從這個角度看,經典意式設計和手工定制的瑪莎拉蒂,哪怕不拼內飾、質量、駕駛質感,在一眾桑塔納、富康裡面,也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瑪莎拉蒂在中國市場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濾鏡,可以說完全是靠進口車、意大利制造、奢華、跑車、超豪華這幾個關鍵詞塑造的。
至於在海外市場的角度來看,瑪莎拉蒂車型老舊、性能不夠出眾(在同定位裡)、故障率高這些硬傷,都是可以暫時被忽略的小問題。
後來隨著微商大爆發,原本在定位上有些尷尬的瑪莎拉蒂,又憑借潑天的流量搖身一變沖上了在華銷量巔峰,2017年在中國銷量14498輛,占全球總銷量的約30%。
和賓利、保時捷相比,“不上不下”的瑪莎拉蒂既不那麼大眾化,又有著高高在上的品牌定位,同時入門版車型70-80萬元的售價又很有性價比。
只不過2016年,微商倪海杉“一次性買了11輛瑪莎拉蒂獎勵給代理商和員工”的消息傳遍全網之後,“喜提瑪莎拉蒂”的玩法就徹底跑偏了
如果說車賣誰不是賣、瑪莎拉蒂也沒有理由拒絕微商訂單的話,後來一些瑪莎拉蒂4S店的做法,就屬於為了利潤,徹底喪失一個超豪華品牌應有的矜持了——
“歡迎網紅和微商拍照,一次收費200元”的告示,2000元的全套提車儀式,都預示著瑪莎拉蒂的品牌力被徹底透支。
總之,在那段時間裡,瑪莎拉蒂的品牌形象被徹底玩壞了。再疊加傳統豪華、超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不斷被祛魅的大趨勢,瑪莎拉蒂的售價和銷量也是一路下滑。
去年,瑪莎拉蒂入門版車型Grecale格雷嘉的價格就已經降到了50萬元以下,如今甚至傳出了48.88萬元起的經銷商活動價,銷量壓力可見一斑。
2024年,瑪莎拉蒂在華總銷量1228輛,同比狂降71%。這個成績不說對比2017年巔峰期的1.4萬多台,哪怕比起前兩年的4000多台,也實屬是崩盤的慘狀。
難怪到了今天,瑪莎拉蒂在中國幾乎成了一個無人在意,也分不清究竟是豪華、超豪華、還是專注於跑車的汽車品牌。
03. 尷尬的定位
不得不說,瑪莎拉蒂今天所面臨的問題,解決難度不僅不小,而且很大
往大了說,這個品牌被戰略性拋棄幾乎會是必然。
一方面,瑪莎拉蒂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在易手,連創始團隊瑪莎拉蒂家族都沒能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又怎麼能指望後面的一個個金主對瑪莎拉蒂真心相待。
就算有人願意付出真心,像法拉利曾經真心實意地復興瑪莎拉蒂那樣,但打造跑車品牌就是一個字燒錢,終究會達到能力的上限,被迫再次轉賣。
而一直被買賣,品牌特有的風格調性和基因,就很難得到一以貫之的保持和傳承。
法拉利特點是賽道至上,路特斯是輕量化,瑪莎拉蒂的品牌DNA是什麼?是設計?是奢華?是定制化?是性能?似乎都不大說得上來。
當然,比起很多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裡的品牌,瑪莎拉蒂已經足夠幸運。
但悠久的歷史、意大利超豪華汽車品牌、賽道基因、手工定制這些buff一個個疊下來,依然掩蓋不住瑪莎拉蒂漸漸活成“裝上法拉利引擎的克萊斯勒”的事實。
因此在如今的Stellantis裡,瑪莎拉蒂和隔壁的阿爾法·羅密歐,也就成了一對難兄難弟。這才有了今年4月,麥肯錫為Stellantis評估,給出了出售瑪莎拉蒂這一建議。
04. 寫在最後
正如去年還任職Stellantis CEO的唐唯實所說,瑪莎拉蒂如今確實處於虧損狀態,Stellantis也自身難保,在去年2月份撤銷了原本要劃給瑪莎拉蒂的15億歐元。
這就更加難以改善瑪莎拉蒂更新緩慢、又數量稀少的產品序列。
產品競爭力不夠,自然無法應對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日益嚴峻的電動化轉型。
在集團內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對外出售或許對瑪莎拉蒂來說,或許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麼,瑪莎拉蒂的未來真的會在中國嗎?
微商時代結束後,瑪莎拉蒂在中國的銷量僅占全球總銷量約11%。如今的用戶越來越年輕,早已豪華品牌祛魅。瑪莎拉蒂想要重返巔峰,可能需要來一次徹底的大換血。
如果是中國車企收購的話,要麼圖品牌,要麼圖技術。
品牌這邊,比亞迪有仰望,吉利有路特斯,奇瑞有捷豹路虎,都不太可能用現金流換來一個走向衰敗的超豪華品牌;
至於技術,小米SU7 Ultra的賽道圈速已經證明了,不只是電動車行,中國人也行。
或許留給瑪莎拉蒂的,只有暫時被雪藏,靜待數年後復古風潮席卷而來,才有復興的希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川普貿易大棒落到了歐盟頭上 怎麼辦?
- 不建議女生穿瑜伽褲?看看素人街拍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為慈善活動訓練被車撞 BC警官慘死
-
- 物業公司被業主告上法庭 賠數千元
- 溫村著名地標慘變"堵點" 網友吐槽
- 中國三分之二的省 正在面臨集體失血
- 班夫下雪了!七月竟秒變成冬日仙境
- 大溫最初的海鮮燒烤店49年後關閉
- 亮劍:李雲龍向來跟政委不合,為什麼對趙剛卻從厭棄變成了知己?
-
- 盧比歐考慮在馬來西亞會晤王毅 美中互動備受關注
- 華人女子回國,剛下飛機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禁止中資美國買地 又是送北京一個大禮?
- 談完戰火與洪水 川普下秒要投票:天花板貼金箔嗎?
- 突發!特朗普變卦 對加國征35%關稅
- 溫哥華公交上女子遭猥褻 男子被捕
-
- 澤連斯基稱俄使用近600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
- 福特CEO:把中國汽車運到美國拆解"學習"
- 溫哥華批准25個慢行區 小街限速30
- 王毅用"4個關鍵詞"概括中美關系下一階段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俄外長在朝鮮見了金正恩,還回答記者11個問題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