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網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第二是要注意安全,現在的汽車和幾十年前不同,有攝像頭,麥克風,自動駕駛能力,因此要把數據保存在北美而不是其他地方。
第三是需要美國有政府政策(we need to have goverment policy)確保產業自主,比如需要建立電池原材料制造能力,但是在美國要開采一個礦產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進行審批,因此要在美國或者友好國家建立這種原材料供應能力。
第四是針對中國有美國需要的技術(IP知識產權),美國需要認識到這點並且向中國學習,和中國合作,畢竟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領域持續投資了20年,他舉例說比亞迪不是最近5年才開始投資做電動汽車,而是已經持續20年了。
11:吉姆法利對美國制造業空心化表示擔憂,認為美國社會對制造業缺乏應有的重視(尊重)
吉姆提到美國以前有大約20家低壓鑄造廠,但是現在只剩下2家了,所以他擔心如果有一家被資本收購了,然後因為追求盈利控制現金流投入,導致品質下降倒閉之類的,那麼福特就只能依靠唯一一家了。
那到時候福特要不要搞垂直整合,也就是自己做低壓鑄造呢,這就是垂直整合和資本效率之間的矛盾。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會導致福特這樣的企業可能不得不投入資本去自己制造更多東西,其實這就和華為前幾年的情況類似,關鍵部件被美國斷供了,華為也就不得不自己投入資本去想辦法制造已經成熟的關鍵零部件,但這其實並不是資本效率最優的辦法。
最後主持人問吉姆法利有什麼總結,
他說:我們(美國)是否需要制造業工廠,當然需要,那我們應該更好的對待它(制造業),給予制造業應有的尊重,而現在這是美國缺乏的。
we better treat it with the respect it deserves which we havn't.
我簡單說些感想,不多,就是兩個。
總是不時看到有的人說電動汽車沒什麼技術,還貼出百年前的裝了電池的汽車照片,言外之意是中國電動汽車這麼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沒啥技術含量。
但其實從福特CEO的訪談也能看出來,電動汽車存在著至少三個很難的技術:
其一是智能座艙,也就是通過語音對話來控制車裡的設備,同時還能感知駕駛員位置,以及實現手機和車機的連接,這些都是需要很強的軟件,網絡通信和人工智能技術。
其二是電池技術,訪談就提到了LFP(磷酸鐵鋰)技術大部分掌握在中國公司的手裡。實際上未來如果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突破,將又是重大的進步。
其三是自動駕駛技術,這個也非常難,按照吉姆法利的說法,整個美國也只有特斯拉和waymo兩家有能力搞城區自動駕駛,福特都只能搞高速公路自動駕駛。
而以上三項技術的更底層則是芯片,攝像頭,激光雷達,電池原材料等技術,總體都是很復雜的。
所以說中國公司能在電動汽車上領先,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一個感想是沒想到中國汽車產能會這麼大(如果吉姆法利說的數據是真實的話),那解決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內卷問題就值得我們注意了,畢竟發展的目的是要做大蛋糕然後分蛋糕,不是把市場越做越小。
尤其是如果賣到國外的國產汽車也大打價格戰,那就成了中國工人拿著底薪,996的長時間拼命幹活,為外國人提供廉價服務了。
解決的辦法肯定有,比如提高最低工資,確保更多的勞動成果分配到工人手裡,老實說我覺得過去十年國內最低工資的提升是真的慢了點。
其實吉姆法利在這個訪談裡面就多次談到了福特作為企業對美國的社會責任,不管他是不是在做營銷,但是當他說起當年的“ 福特是美國第一家給工人每天5美元工資的公司,因為理念是工人有了錢才能夠消費得起自家的產品,可以成為福特的客戶。”
老實說這種理念是值得國內車企學習的,更深一層說,如果哪天中國人靠藍領工作也能日子過的體面,收入水平不錯,勞動時間不長,那就真的是徹底打破內卷了,因為不用卷學歷也有不錯的出路,再也不用逼著沒有讀書天賦的孩子卷學習了。
畢竟從最終消費商品的維度看,汽車產業是規模最大的工業了,人們購買一輛汽車,實際上是購買了石化工業(輪胎,塑料),玻璃,鋼鐵,電子,軟件,半導體等各種工業品的集合,沒有其他工業的規模比它更大,2024年它占了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約10.3%,以至於我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往往都會把汽車拿出來單列計算增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熱浪來襲!中國高溫將達峰值 打破最高紀錄
- 在大溫這公園看今年最迷人流星雨
- 加國就業報告出乎意料 關稅風險大
-
- 華裔失蹤女子屍體被找到 轉謀殺案
- Costco實施這項新政 員工大吐苦水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畢業生"瘋搶"保潔飯碗?批量做藍領…
- 又一位25歲美女網紅去世 死因成謎
- 大溫市政水管爆裂 公寓居民付費用
-
- 大陸高溫奇聞:雞蛋2天孵出小雞 地裡玉米成爆米花
- 聯邦消減成本計劃曝光 將要猛裁員
- 用我拉提琴的手 在美國切了半輩子蔥姜
- 溫哥華房價vs美國城市房價 太戳心
- 公寓到獨立屋?溫村置業升級要多少
- 楊穎穿透視裝出席巴黎時裝周,36歲還在走顏值路線
-
- 加國兩機相撞 兩名遇難者是他和她
- 轟動 大溫全新天車要上路民眾圍觀
- 高分懸疑劇博斯衍生劇《巴拉德》
- BC電動車主迎喜訊 隨時上HOV車道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被醫生建議"死去"的患者:不給治療、不讓轉院...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