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1 | News by: 棱镜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如此看来,蓄力已久的 KKR 此次落子大窑,更具标志性意义。
逼走CEO的“野蛮人”
在中国市场,最为人熟知的“野蛮人”案例,便是险资宝能在公开市场举牌万科的这次恶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面对王石“不欢迎”的明确表态,宝能仍试图拿下万科控制权,最终未能成功。这就是“宝万之争”。
给“野蛮人”带来这层含义的,正是KKR。
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五股灾之后,生产奥利奥饼干、骆驼香烟的雷诺兹-纳贝斯克股价大跌, CEO的F·罗斯·约翰逊判断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启动了管理层收购。
但“肥肉”也引来了门外的野蛮人,KKR半路杀出,以250亿美元价格(加上费用共330亿美元),击败现任管理层,被董事会投票选中,拿下了公司的控制权。
此时是1989年初,距离KKR成立不到13年。
虽然这笔收购的规模创下了世界纪录。但绝大部分资金其实来自贷款、过桥资金、债券等形式的融资,而抵押物是被收购的公司。KKR最初只准备了1500万美元,而最终的杠杆率则超过了90%。
这看似“空手套白狼”,但能让管理层出局,还是因为KKR给股东们开出的,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好条件——相信这次买下大窑的也是。
当时就有人称主导这次并购的两位创始人亨利.克拉维斯与乔治.罗伯茨为并购之王(KKR来自三位创始人的姓氏,1987年另一位创始人杰罗姆·科尔伯格二世离开公司)。后来,这场并购被写成了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又拍成了电影——“野蛮人”也由此成为金融术语。
KKR入主雷诺兹-纳贝斯克后,原CEO约翰逊自然是出局。KKR高薪聘请了美国运通原总裁路易斯·郭士纳执掌局面:削减成本、出售资产、提升利润——这样的思路,在今天的KKR依旧。
负责大中华区的KKR合伙人孙铮在今年1月就表示过:“KKR经典的投资策略就是买来一个比较复杂、主营业务不突出、特点不鲜明的企业,帮助它梳理业务,非主营业务该关的关掉,该卖的卖掉,最终突出主营业务,成为卓越企业。”
这不是在做慈善,只是因为“卓越企业”在资本市场更值钱。
值得一提的是,郭士纳在1993年又跳槽到了IBM担任董事长兼CEO,很快启动了IBM一系列变革——包括大幅解雇员工,结束此前温情脉脉的“终身雇佣”制。
这种风格难免不是来自郭士纳“临危之际”接手雷诺兹-纳贝斯克的“野蛮人”经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中国芯片曝光 技术遥遥落后 障碍重重
- 加国大批客户手机要变砖? 还扣$75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 在大温这公园看今年最迷人流星雨
- 奇迹!男子在温哥华岛失踪经历磨难
- 大温皇家骑警:警惕这帮衣着光鲜的女人
- 《正当防卫》:杀人的刀,判错的案!方灵渊是揭开真相的终极答案
- 本那比这周末免费户外交响乐/歌剧
- 物业公司被业主告上法庭 赔数千元
-
- 温哥华批准25个慢行区 小街限速30
- 俄外长在朝鲜见了金正恩,还回答记者11个问题
- 普京坚信乌克兰即将总崩溃 夙愿马上实现
- 欧盟主席罕见狠批中国 王毅回应:别有用心
- 加国穆斯林女子遭群殴 两女孩被捕
-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
- 卢比欧考虑在马来西亚会晤王毅 美中互动备受关注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父母爱情:当了董事长的江昌义,他的"卑鄙" 背后有多卑微
- 谈完战火与洪水 川普下秒要投票:天花板贴金箔吗?
- 震惊!联邦3年要省250亿大裁员要来
- 联邦消减成本计划曝光 将要猛裁员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