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0 | 來源: 钜亨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該法案將增加 4.1 兆美元債務,同時取消潔淨能源補貼,等於讓美國退出再生能源競賽,為中國稱霸相關產業鋪路。
《巴隆周刊》分析,如果習近平的共產黨要設計一份削弱美國未來十年潛力的藍圖,恐怕很難比川普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做得更好。
上述法案,主要是為了安撫川普的基本盤,內容延長了他在第一任內推動的減稅措施,並暫時免除小費和加班費稅收等競選承諾。法案也削減社會福利計劃,符合保守派長期立場。
史上最昂貴法案埋下債務隱憂
然而,共和黨可能在無意間將國家的大部分未來拱手讓給中國。
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指出,這項法案將在 2034 年前讓國債增加 4.1 兆美元。如果其中許多臨時條款轉為永久措施,債務規模更將飆升至 5.5 兆美元。
如此龐大的支出將讓美國財政部不得不仰賴中國等亞洲國家買單,這些地區正是美國公債的最大買家。
北京目前持有 7570 億美元美債,一旦進一步增持,習近平對川普經濟的影響力將更加強大。
美國退出潔淨能源競賽
中國的好運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中國企圖稱霸再生能源、電動車和永續基礎設施的野心,如今竟美國得到政治助力:《大而美法案》力挺煤炭、終結潔淨能源稅收抵免,等於讓美國主動退出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的競爭。
亞洲專家 Jeff Kingston 直言,美國因此放棄了“主要成長市場”並“擁抱失敗者的能源”。他說:“北京將為此開香檳慶祝。”
比亞迪確實有理由慶祝。這家中國電動車新星的前景從未如此光明。
2024 年該公司營收已超越特斯拉 (TSLA-US),如今在共和黨助攻下,中國電動車新創企業和電池制造商稱霸全球的道路更加平坦。
多重政策風險威脅美國經濟
與此同時,川普正削減政府人力並提高關稅,可能讓全球最大經濟體陷入萎縮。
盡管勞動市場仍穩定,但下個月即將實施的高進口稅對就業前景構成明顯威脅。川普的法案也標志著數十年來對社會安全網的最大削減,數百萬人將失去醫療保健。
減稅的財政後果可能重創美元。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 Robin Brooks 指出,美元和美國殖利率最近的“反直覺價格走勢”值得關注。
美元今年兌其他 G-10 貨幣下跌,Brooks 認為這“特別令人擔憂”,因為跌勢與美國利率上升同時發生,類似 2022 年英國首相特拉斯引發債務危機的情況。
政策走向引發“中國化”疑慮
正當共和黨可能將美國推入債務危機時,川普正讓聯准會“中國化”。他對解雇聯准會主席鮑威爾的曖昧態度持續令全球市場不安。
若模仿真是最高形式的奉承,習近平核心圈子肯定會為川普自 1 月 20 日以來的中國式政策轉向感到臉紅。
川普也試圖讓敢於報道事實的新聞機構噤聲,這正是政治局的作風。
他威脅起訴《紐約時報》和 CNN,讓 ABC 和 CBS 透過和解屈服。川普可能讓美國走向媒體全面封殺批評聲音的危險道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川普的最後通牒,反而對普京有利?
- 川普18歲孫女身價飆千萬!穿紅衣"偽參選"簽重磅代言
- 強吻、襲胸、扯裙子、彈內衣帶,內娛的"假戲真做"太可怕了
- 飛溫哥華客機半途出狀況 繞道急降
- 大溫附近火光沖天 "就像戰場一樣"
-
- 溫哥華周末煙花秀 這些主街要封閉
- 明明年輕時很溫柔,中年後卻凶相畢露
- 研究:每周吃兩雞蛋癡呆症風險大降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央視發文力挺,這一次楊冪讓前夫劉愷威望塵莫及
- 河中撈球失蹤9天 BC留學生找到了
-
- 他從億萬富翁變身為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國安局長現身華府 台灣外交微妙突圍?
- 客機在倫敦附近墜毀 人員全部遇難
- 沉默13天後 李在明選擇拒絕中國 理由8個字
- 得知這些後,發現李欣蒔被開除一點都不冤
- 茅台1935價格跌破600元 較高位時暴跌69%
-
- 各國逐漸看穿了川普政府的"套路"
- "江浙滬"變"滬蘇浙" 包郵區為啥改名了?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曝美國用輝達芯片跟中國換稀土 專家警告:危險
- 短視頻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改變大腦功能
- 福特CEO:把中國汽車運到美國拆解"學習"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