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大何崛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文|大 何
鐵路官方終於就K1373列車上小伙子砸窗的事發了個通報。
字有點多,這裡放個原文的截圖。
通報寫得挺長,但是內容卻是寫的一言難盡。
首先,通報輕描淡寫地提了事故的起因:
7月2日20時28分許,金溫地方鐵路公司一貨物列車在金華市境內滬昆線東孝站停車不及,侵入下行正線,致我段值乘的K1373次客車機車脫線。
你看,這話說得就很有水平。
“脫線”這個詞,聽著跟掉了個電線似的,但實際上,這不就是一起火車相撞事故嗎?
這才是整個事件的根源和最危險的地方。
如果不是運氣好,後果不堪設想,哪還有後面砸窗戶這點事兒上熱搜的機會。
可通報裡呢?
貨車為啥沒刹住?誰該為這次調度失誤負責?後續怎麼防止類似事故?
一個字沒提。
仿佛這就是天災,是不可抗力,連句“我們將深刻反思、引以為戒”的客套話都省了。
接著,通報開始表揚自己了。
事發後,我段在車上的添乘幹部立即召集列車所有工作人員啟動緊急處置,加強全車巡查。
首先按照鐵路的說法,在列車出了事故之後,員工們立刻行動了起來。
將各車廂乘務間、廁所、洗臉間、車廂內80余個能夠開窗通氣的氣窗全部打開,進行通風降溫,將班組自帶的40余瓶礦泉水發給旅客。
後續又緊急協調送來900余罐八寶粥、1300余瓶礦泉水,安排工作人員上車接力式傳送給旅客,聯系10輛120救護車在東孝站做好了應急准備。
看上去好像做了很多工作,各種統計數據羅列,但是我又有個疑問,最關鍵的數據,車內乘客有多少人呢?
連3個工作人員、40瓶礦泉水都寫得清清楚楚,為什麼偏偏不提乘客總數?
沒有這個數字,我們怎麼知道你准備的這些物資夠不夠?怎麼判斷你的應急措施是不是真的到位了?
這種選擇性披露信息的方式,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在避重就輕。
然後,通報試圖告訴大家“情況並不嚴重”:
21時20分,車內溫度為31度左右,3號車廂一名50多歲女性旅客反映頭暈,列車工作人員將其安排在4號乘務間休息。
這話的潛台詞就是:你看,溫度不算高,大部分人都沒事,我們處理得很好,局面完全在控制之中。
但常識告訴我們,在那個像鐵皮罐頭一樣的車廂裡,悶了將近三個小時,怎麼可能只有一個乘客感到不適?
從現場流出的視頻裡,連列車員自己都熱得滿身大汗,衣服濕透。
在那種密閉、缺氧、悶熱的環境裡,老人、孩子或者有基礎病的乘客,隨時都可能出現危險。
工作人員采取了措施,但依然有人暈倒,這恰恰說明現有措施根本不夠,應該立刻升級方案。可他們不這麼認為。
而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他們的“專業研判”:
期間,列車工作人員對車內悶熱和旅客耐受情況跟蹤研判…..車內雖悶熱但沒有達到馬上開啟車門和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
我就想問問,現在運豬的車,天熱了都知道要灑水降溫,怎麼到了人這兒,滿滿一車人被當成沙丁魚罐頭悶了三個小時,已經有人暈倒了,居然還“未達到緊急程度”?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車停的地方沒站台,車門離地1.5米多,天又黑,怕大家下車出危險。
這個邏輯就更奇怪了。
一方面,你們認為情況還沒到需要破窗的程度;
另一方面,你們卻在外面准備了10輛救護車。這不矛盾嗎?
到底是急還是不急?你們自己先商量好行不行?
到底什麼情況才算“緊急”?要等到有人休克、有人死亡才算嗎?
你們的“研判”,標准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指標?比如車廂裡溫度多少度、二氧化碳濃度多高,就必須開門?
什麼都沒有!全憑你們“覺得”。
乘客的感受不重要,乘客的意見不采納,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這種高高在上的傲慢,簡直讓人無力吐槽。
而下次遇到還是無法妥善應對,乘客們還是要再次期盼有勇士挺身而出、舍己為人……
只是,這個通告一出,以後就更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了。
但是這個責任到底應該誰來承擔呢?
整篇通報看下來,你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
明明是你們鐵路系統自己的調度失誤引發了這場事故,結果在通報裡一筆帶過。
反倒是把焦點全對准了那個砸窗的乘客,還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
通報就像一篇自我表揚稿,絮絮叨叨地講自己多麼辛苦、多麼用心良苦,連自己發了40瓶水這種細節都記得一清二楚,
唯獨忘了最重要的兩個字:道歉。
總結一下這篇通報的核心思想就是:“我沒錯,都是為你們好。這次砸窗的事,我大人有大量,批評教育一下就算了。”
所以,當這篇通報最後還呼吁大家要聽從工作人員安排時,我只說覺得非常好笑。
朋友,你必須要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對你的人生絕對有好處:
在危險的情況下,無視規則緊急避險正當防衛以人命為本應該是每個人的權力。
哪怕是規則再完善、演練再頻繁、措施再精准,你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別人遵守規則和不出錯誤之上,你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要命的時刻不砸窗,等死了就不用砸了。
所以我覺得當時同一車廂的人,都欠那個砸窗的小伙子一聲“謝謝”。
往小了說,他為大家爭來了一口救命的新鮮空氣;
往大了說,在那個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時刻,他比誰都更勇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鉛中毒離我們有多遠?速查身邊這些隱患
- 張凱麗沒想到,27歲女兒上綜藝,自己老臉都丟盡了
- Costco召回多個商品 快看你有沒有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經紀吐血總結:這4種公寓天生"硬傷"
-
- 可怕 乘客充電寶起火航班緊急迫降
- 加國高速火光沖天 1人死亡4人受傷
- 這些人持槍亂射 BC這一幕太可怕!
- 大溫男子網售手機 收假鈔還遭襲擊
- 奧肯那根桃子迎豐年 摘果去Buy BC
- 重磅!加國機場安檢將不再要求脫鞋
-
- 加國女子遭拘留 丈夫曾力挺特朗普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49歲馬伊琍街頭素顏照 細看被她的真實美破防了
- 紛紛回流,越來越多人逃離加拿大 人口"倒退"
- 警鍾敲醒!中國電動車廠僅有15家能存活
- 當明星遇上央視鏡頭:佟麗婭初老,唯有她撐住了
-
- 劉若英馬爾代夫顯老素顏照曝光 小10歲老公露面
- 加國不能開槍自衛?看法官最新判決
- 打破那扇窗之後中國就有救了嗎?
- 最高決策機構12成員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層
- 亞洲榜TOP3|金智秀喪屍劇播放量破記錄??
- 大溫6月房屋銷量降10% 但顯示復蘇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