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大何崛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話的潛台詞就是:你看,溫度不算高,大部分人都沒事,我們處理得很好,局面完全在控制之中。
但常識告訴我們,在那個像鐵皮罐頭一樣的車廂裡,悶了將近三個小時,怎麼可能只有一個乘客感到不適?
從現場流出的視頻裡,連列車員自己都熱得滿身大汗,衣服濕透。
在那種密閉、缺氧、悶熱的環境裡,老人、孩子或者有基礎病的乘客,隨時都可能出現危險。
工作人員采取了措施,但依然有人暈倒,這恰恰說明現有措施根本不夠,應該立刻升級方案。可他們不這麼認為。
而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他們的“專業研判”:
期間,列車工作人員對車內悶熱和旅客耐受情況跟蹤研判…..車內雖悶熱但沒有達到馬上開啟車門和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
我就想問問,現在運豬的車,天熱了都知道要灑水降溫,怎麼到了人這兒,滿滿一車人被當成沙丁魚罐頭悶了三個小時,已經有人暈倒了,居然還“未達到緊急程度”?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車停的地方沒站台,車門離地1.5米多,天又黑,怕大家下車出危險。
這個邏輯就更奇怪了。
一方面,你們認為情況還沒到需要破窗的程度;
另一方面,你們卻在外面准備了10輛救護車。這不矛盾嗎?
到底是急還是不急?你們自己先商量好行不行?
到底什麼情況才算“緊急”?要等到有人休克、有人死亡才算嗎?
你們的“研判”,標准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指標?比如車廂裡溫度多少度、二氧化碳濃度多高,就必須開門?
什麼都沒有!全憑你們“覺得”。
乘客的感受不重要,乘客的意見不采納,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這種高高在上的傲慢,簡直讓人無力吐槽。
而下次遇到還是無法妥善應對,乘客們還是要再次期盼有勇士挺身而出、舍己為人……
只是,這個通告一出,以後就更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了。
但是這個責任到底應該誰來承擔呢?
整篇通報看下來,你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
明明是你們鐵路系統自己的調度失誤引發了這場事故,結果在通報裡一筆帶過。
反倒是把焦點全對准了那個砸窗的乘客,還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
通報就像一篇自我表揚稿,絮絮叨叨地講自己多麼辛苦、多麼用心良苦,連自己發了40瓶水這種細節都記得一清二楚,
唯獨忘了最重要的兩個字:道歉。
總結一下這篇通報的核心思想就是:“我沒錯,都是為你們好。這次砸窗的事,我大人有大量,批評教育一下就算了。”
所以,當這篇通報最後還呼吁大家要聽從工作人員安排時,我只說覺得非常好笑。
朋友,你必須要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對你的人生絕對有好處:
在危險的情況下,無視規則緊急避險正當防衛以人命為本應該是每個人的權力。
哪怕是規則再完善、演練再頻繁、措施再精准,你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別人遵守規則和不出錯誤之上,你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要命的時刻不砸窗,等死了就不用砸了。
所以我覺得當時同一車廂的人,都欠那個砸窗的小伙子一聲“謝謝”。
往小了說,他為大家爭來了一口救命的新鮮空氣;
往大了說,在那個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時刻,他比誰都更勇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鉛中毒離我們有多遠?速查身邊這些隱患
- 張凱麗沒想到,27歲女兒上綜藝,自己老臉都丟盡了
- "8塊錢 睡一晚"是你看不到的折疊世界…
- 《以法之名》江敏根本不愛洪亮!1·31案洪亮犯錯,原來是她做的局
- 熊吃飽了!大溫這網紅公園部分關閉
-
- 慘了! BC人口流失 影響大溫地產業
- 全程呲牙咧嘴,台詞含糊不清,連影帝任達華都帶不動這個拖油瓶!
- 名人遭殃!歌手入境加國被拒後被捕
- 百年建築 這連鎖店關閉市中心門店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方媛穿緊身衣露孕肚,和媽媽帶兩娃深圳游玩
-
- 心碎 致命山洪致27人喪生數十失蹤
- 航海王哭慘?中國到美西運價1個月雪崩逾6成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加州今年最大野火"馬德雷大火" 延燒逾7萬英畝
- 一大早梅西隧道接連出事 被堵慘了
- 紛紛回流,越來越多人逃離加拿大 人口"倒退"
-
- 加國不能開槍自衛?看法官最新判決
- 劉若英馬爾代夫顯老素顏照曝光 小10歲老公露面
- "本科擺攤"博主稱被要求刪視頻,高校回應
- 這溫哥華社區大動作 住房數量翻倍
- 楊穎穿透視裝出席巴黎時裝周,36歲還在走顏值路線
- 民調:近40%美國人支持馬斯克建黨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