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6 | 來源: DW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厭女情緒已不再是一種邊緣現象,而是正在社交媒體上蔓延。一些所謂的“男性圈”(Manosphere)網紅,他們通常是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男性,把自己塑造成女權主義的受害者,並要求“奪回”他們的權力。
年輕的社交媒體用戶經常偶然接觸到這類內容,並沉迷其中。這是一個充滿憤怒、挫敗感和有害意識形態的虛擬世界。
什麼是“男性圈”?
“男性圈”是反女權主義敘事的大雜燴,借助社交媒體,這些內容得以迅速傳播。從操控性的約會技巧到旨在削弱女性社會地位的政治訴求,甚至赤裸裸的厭女。其共同點在於從根本上拒絕兩性平等。
很多視頻看起來制作精良。“這些視頻通常是男人拿著麥克風,在播客節目中,大肆宣揚諸如女性不應該有太多性伴侶之類的觀點——換句話說,就是不應該與很多男人發生性關系。這個男性圈子自稱基於自然和傳統的價值觀,但實際上這就是壓迫,”作家和制片人塔拉-路易絲·維特沃(Tara-Louise Wittwer)說,她多年來一直關注這個話題。
作家、博主Tara-Louise Wittwer
“按照這種傳統的世界觀,女性應該被男性選擇——這是強勢男性的理想場景之一,”維特沃說道。“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大多數情況下,女性可以自己選擇伴侶,也可以什麼都不選,可以選擇其他女性,或者選擇單身,或許在30歲時和三只貓一起過著相當幸福的生活。這讓這類男性感到憤怒。他們意識到自己正在失去對女性的控制力。”
花幾個小時看看“男性圈”網紅的世界,你會發現他們對世界的看法驚人地相似:現代社會與男性作對,因此男性處於弱勢地位。這些社交媒體平台充斥著對傳統社會結構和性別刻板角色的向往。
“基督教網紅”
另一些被成為“基督教網紅”(Christfluencer)的人,以宗教之名限制婦女權利,也在進行同樣的宣傳。
女性網紅也在分享傳統主婦的生活方式
“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嘗試。大致意思就是:壓迫女性不是我們的錯,因為上帝或耶穌這麼說的,或者認為女性低於男性是因為生理原因,所以只能有少數男性伴侶,只能這樣或那樣,”維特沃說。
越來越多的女性也接受了這種觀點。“給他做個三明治”(Make him a sandwich)成了女性在網絡上用來表達對男性至上主義和性別“自然秩序”認同的一個關鍵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以法之名》大結局:看懂許言午四次自救,才知,洪亮為何離婚
- 《天道》評分9.1,禁播10年為何卻越來越火?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婚姻糜爛的康有為:55歲娶17歲日本傭人,卻生下...
-
- Costco上新:新品推薦11款最佳商品
- 經紀吐血總結:這4種公寓天生"硬傷"
- 溫市這辦免費戶外交響樂會 要封路
-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 港姐二輪面試競爭激烈,有人穿低胸裝拎名牌包...
- 晚清名醫大膽預測百年後的中國,如今全應驗
-
- 劉亦菲缺席輸不起?44歲宋佳再拿白玉蘭視後,脫掉高跟鞋換人字拖
- 大溫房市銷量上月降10% 好消息是
- TVB港姐冠軍曬14歲清純舊照,被贊純天然美女
- 這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川普要把中國擠出去
- 蘭博基尼超車爆胎 球星和弟弟慘死
- 東方傳來巨響 中國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
-
- 逃離加國人數創歷史新高 BC省最猛
- 今兒海嘯?兩周千余次地震居民難眠
- 大溫這兒谷倉被燒毀 2萬只雞死亡
- 卡尼承諾國慶前做重大改革 兌現否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以色列向中國喊話:你不買,伊朗就崩潰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