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02 | News by: 周傥/北京之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哈佛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其实,澄清和辩护,已经足够说明部分公众对于蒋雨融的质疑,甚或反感。
蒋雨融的长文,都在竭力说明,自己未曾仰仗父亲的地位、金钱或者特权来获得哈佛的成就,一切都是在母亲的含辛茹苦与自我的努力中获得。但是她却无法说明,或者故意忽略在绿发会中所获得的便利。
公众简单地选择了不相信,反而更加相信她的成功,恰恰是因为起点的不同。她从青岛出发,历经了英国与美国数个顶尖的中学与大学,如此流畅与顺遂,的确无法让人简单采信她的一切与家庭背景无关。……
但这不是公众关心的焦点。当成千上万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无数学子折戟考公战场,当数以万计的寒门子弟被挡在985、211的门外时,人们会本能地相信,这个也许在公权部门中不值一提的非政府组织,一定在她的成功中扮演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10年来,或者5年来,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因为以前我们曾经相信尽管结果可能并不公平,但起始是公平的。而今大众倾向于相信,恰恰是起始的不公平导致了结果的不公平。……
我们或许能够相信你的成功出自于你的努力,但是我们却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网上那些人质疑蒋雨融的本质。
她在回应中引用了孟子的话“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不知道她未来会不会发觉自己误用了这句充满对抗的名言:挑战她的人并不是挑战她相信的道理,而是认为,自己是被她的成功所侮辱和损害的人。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这就是这一代精英的傲慢与对世界现实的冷漠。……
我认真地研读了蒋雨融的演讲。表演痕迹很重,每个动作经过精心设计;内容并不走心,而是刻意引发现场效应;主旨老生常谈,毫无任何创新与创意,只不过在重复老套的全球主义话题。
哈佛选择了蒋雨融,实际上是明确地选择全球化。
蒋雨融的演讲内容,或者在哈佛的原则坚持,都没有错。甚至可以说,哈佛更加道德高尚,理想远大。
哈佛所看不到的是:人们真实地并不是在反对全球化,而是反对全球化的结果。是在近半个世纪的全球化中,精英们收割了全球化的所有果实与荣誉。
蒋雨融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她自己而已,而是哈佛这个精英机构的意识形态。当她和哈佛还在侈谈全球中的众生平等,动植物权益和绿色进步的时候,普通的公众却始终焦虑于通货膨胀、工作机会和日常安全。
在这场针对蒋雨融和哈佛的冷嘲热讽中,中国与美国的公众突然一起“环球同此凉热”了。公众看见了民粹主义:对于个人信息与权利的肆意入侵,与对大学独立精神的侵犯。但公众所无法看见的是:自己正在不断强化与催化民粹主义的甚嚣尘上。
哈佛不回应在全球化中受损的人的困境:那些都是太过于人间的问题。这就是精英机构的傲慢与冷漠。
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在中国与在美国的普通公众的现实痛楚与困惑,不想向他们解释这一切不公平发生的缘由。
蒋雨融与哈佛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因为他们始终仍然在坚持精英的傲慢与冷漠。如果这一代的精英和精英机构,依然无法理解民众的困顿,与世界的改变,那么,公众的反叛,将会再次制造洪水滔天。
在国内欺软怕硬、宵小势利的所有唇枪舌剑、嘴炮口弹中,都不约而同地对“精英”进行了控诉、讨伐和攻击,而这也是近几年中国舆论场上的一个“目睹之怪现象“——如果非要说中国还有舆论的话。-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温村华人密集区大动作 增1.9万人
- 秦怡:再婚嫁金焰,一个屋檐下分居30年,婚姻催泪
- 这温哥华社区大动作 住房数量翻倍
-
- 野火导致BC省这国际机场一度关闭
- 加国统计局招人:勿需学位就挣8万
- 突发! 加国这儿两机相撞 无人生还
- 以房养财?看看房东这些血泪的教训
- 一个普通人,为何如此潦草过完一生?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 大温市长薪酬超美国总统 网友吐槽
- 列治文官员最高薪达58万 超马保定
- 男人的尊严,是一枪一枪打回来的
- 沙俄撕毁3份条约 增加120万方领土?
- 中国飞机安全有疑虑 客机接连传出紧急停飞
- 太逗了,菲律宾劝中国放弃核武器.....
-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这部台湾剧黄暴高能!绝对上瘾,从头到尾看得我脸红心跳!
- 王欣瑜温网失利,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 温村两座天车站新规划要增1.9万人
- 富豪险坠机 想开了 亿万家产给20位亲友
- 目标11亿人 中共"中央监控监狱"即将启动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