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6 | 來源: 印象與邏輯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一結果不僅震驚主流輿論,更在民主黨高層和戰略圈中引發深刻焦慮。
民主黨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回歸克林頓時代的中道路線,還是繼續向AOC與伯尼·桑德斯所主導的社會主義方向狂奔?從紐約這場初選的結果看,答案正逐漸明朗,而伴隨而來的,可能是對黨內秩序與全國選戰布局的根本挑戰。
紐約市長的地位舉足輕重。它不僅是美國最大城市的掌舵者,更常被視為“全美第三重要的民選職位”,象征著治理能力與政治理念的集合體。從朱利安尼、布隆伯格到白思豪與亞當斯,盡管路線各異,紐約始終保持著制度層面的延續與治理上的現實主義底色。
馬姆達尼的勝選,打破了這一傳統。他不僅年輕、背景新穎,毫無行政經驗,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進步主義者”,而是一個明確的社會主義者。他代表的是一種徹底“制度顛覆型”的左翼政治實驗。他主張政府開辦雜貨店,提供免費食物;用社區心理咨詢師取代警察;凍結房租、擴建公屋、推動房產公有化;全面推行免費住房、免費交通與免費教育;對高收入人群與大企業征收“道德稅”;在2030年前實現零碳城市。這些政策不僅反市場、反增長,甚至挑戰了城市治理的基本邏輯。
馬姆達尼擊敗的安德魯·科莫,是紐約政壇最具分量的家族代表之一,其父馬裡奧·科莫曾任三屆紐約州長,是民主黨中間路線的重要象征。此次失敗,標志著“克林頓式民主黨”在紐約的全面潰敗。
盡管如此,馬姆達尼的勝選基礎仍顯脆弱。更多依賴高動員的激進選民而非廣泛民意。倫敦大學學院美國政治中心主任托馬斯·吉夫特向《新聞周刊》指出:“馬姆達尼的政治觀點只在民主黨精英中引起了相對狹隘的共鳴,這或許足以讓他贏得初選,但在大選中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自封的社會主義者總是有支持率上限的。”
令人困惑的是,馬姆達尼所代表的激進社會主義政策,不但沒有被主流選民普遍質疑,反而在年輕人中贏得空前支持。Z世代(1997年後出生)是民主黨的新興力量,這代人從未親歷冷戰或社會主義失敗的歷史,更不曾經歷市場經濟建立初期的艱辛。他們成長於社交媒體、身份政治、環境危機與“免費經濟”的雙重浸染中。
在他們眼中,傳統資本主義等同於壓迫、氣候災難、貧富不均和“老板剝削”。而像馬姆達尼提出的“免費住房”“政府雜貨店”“取消警察制度”等政策,正構成一種心理上極具吸引力的“正義烏托邦”:人人平等、不用奮斗、沒有焦慮、沒有競爭。這些主張盡管現實中代價巨大甚至不可行,但在TikTok、Reddit、Instagram等平台上,卻被包裝成視覺化的理想社會樣本。社會主義成了一種社交身份、一種“政治潮流”,而非真實治理邏輯。在這種氛圍中,民主黨內一批年長中間派人士已無法與年輕選民對話。Z世代不再關心GDP、就業率與治理成本,他們要的是“態度”“價值”和“願景”。
馬姆達尼正是這一時代情緒的受益者,也是激進政治包裝術的代表人物。他沒有經驗,但有態度;沒有方案,但會發聲;沒有治理能力,但善於制造希望。
這一結果並不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佩吉·努南(Peggy Noonan)早在幾個月前便指出,民主黨歷來有一個“自毀模式”:每當在全國性選舉中失利,他們不是向中間靠攏、爭取獨立選民,而是反向操作,加速左轉,試圖用“更激進的理想主義”掩蓋現實的失敗。
1980年,裡根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卡特後,民主黨在1984年推出極左的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1988年,又推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結果兩次慘敗。直到1992年,比爾·克林頓帶著“新民主黨”的中間派旗幟登場,才打破這種“左傾失敗”的宿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華爾街恐慌!一位社會主義者可能主政紐約
- BC女子停車場摔傷賠百萬?又有變數
- 加國司機竟與抓超速警察賽車 結果
- 慶祝加拿大國慶 大溫各城活動匯總
- 加國Costco的購物袋火了 老美羨慕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 溫哥華機場有世界最好機場咖啡館之一
- 女兒黑救護車上死亡,家屬稱48萬賠償仍未到賬
- BC有誰國慶中獎?Lotto Max又6千萬
- 伊能靜在法國被拍屁股下垂凹陷 秦昊大肚腩
- 2025年"十佳國劇"排名:《藏海傳》第9,《長安的荔枝》第10
- 皇家騎警確認團隊意外引發BC野火
-
- 中國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 大溫這兒谷倉被燒毀 2萬只雞死亡
- 伊朗痛定思痛 急訂中國殲10C戰機
- 太陽報:特裡皮爾5月曾與成人女星約會,同赴夜店至凌晨三點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溫哥華牛 兩種最先進CT掃描儀落戶
-
- 以色列向中國喊話:你不買,伊朗就崩潰
- 美以威脅暗殺哈梅內伊 伊朗向聯合國抗議
- 卡尼承諾國慶前做重大改革 兌現否
- Windows電腦用戶流失4億 原因曝光
- 驚! BC渡輪乘客咬傷二副 拳打水手
- 受邀出席中國抗日閱兵 他被逼在中美之間站隊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