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驚呆:就要成交空屋被非法占有
(加西風綜合)在最近一場席卷全國的 “非法占有房屋騙局”(squatter scam)中,一個家庭本以為支付租金就可以搬進夢寐以求的家園,卻陷入了一場非法占用住房屋的噩夢中。而房屋則陷入令人心驚的驅逐戰。

房主邁克-哈斯凱爾(Mike Haskell)認為,他位於巴爾的摩(Baltimore)郊外寧靜的溫莎米爾(Windsor Mill)的一套四臥兩衛的新裝修房產只差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出售。
在出售之前,哈斯凱爾投入了數萬美元對房屋進行翻新,添置了新的裝置、現代化的電器,甚至還進行了專業的分期。
然而,原本只是例行公事的房產交易,卻突然變成了一場與陌生人的離奇對峙,代價高昂。
就在房屋成交的前一天,哈斯克爾接到了一個買家的電話,頓時驚呆。
哈斯凱爾告訴 WJLA,這位買家稱昨晚開車經過,看到車道上有一輛搬家卡車,詢問是不是做廣告而擺放的?而屋主哈斯凱爾則表示屋裡應該沒有人。

當哈斯克爾趕到他要出售的房子時,眼前的一切讓他目瞪口呆:一輛 U-Haul 車停在車道上,門鎖換了,待售的招牌也突然被撤掉。
房子裡面有一男一女和他們的兩個小孩,看起來至少已經舒適地住了一個星期,他們聲稱自己有合法的權利住在這裡--盡管哈斯凱爾擁有這處房產。
不過,這一家人並不是隨意闖入這所房子,也不是潛入他們認為已經被遺棄的房產。

據這對夫婦說,他們是通過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則廣告找到這處房產的,廣告上說只需一次性支付 7500 美元現金,他們就可以住進所謂的 “最後避難所”。
這對夫婦說,他們在溫莎磨坊(Windsor Mill)房產外見到了廣告海報上的人,交了錢,並簽署了一份看似租約的協議。盡管進行交易的人對房屋沒有合法所有權或控制權。
這家人搬進去後聲稱,他們完全不知道他們的租約實際上一文不值。
該男子告訴 ABC7 頻道:“我的錢也沒了,誰賠給我?”

這一家人最終承認他們'非法占據'了房屋,他們的存在危及了哈斯凱爾待售的房屋。
哈斯凱爾急於挽救他就要成交的房屋銷售,最終同意了 “現金換鑰匙 ”的交易,自已掏錢把 3000 美元現金交給了這對夫婦,他們隨後同意搬出並交出鑰匙。
最終,這對 “寮屋居民 ”一家拿到了 3000 美元的酬勞,將他們的物品裝回 U-Haul 車中,然後開車離開了。
之後,這名男子曾聯系哈斯克爾,向他索要酒店賠償。
當哈斯克爾向巴爾的摩縣警方報警時,他本以為警方會迅速采取行動,但警方卻將此情況歸類為民事案件,盡管有明顯的欺詐性進入跡象。
根據官方報告,此案未被視為刑事犯罪,而是房東與租戶之間的糾紛。
這種官僚主義在美國各地越來越常見,騙局似乎是利用了日益嚴重的住房不安全問題和法律漏洞,讓人有機可乘。
在美國和加拿大,民事法庭往往是房主面對未經授權的占用時唯一的求助途徑,而清除擅自占住者的法律程序可能會拖上數月或數年,即使是對那些持有假租約或不存在租約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Re/Max Town & Country 的律師艾利昂( Bruce Ailion 向 Realtor.com )——表示:"目前要趕走非法占屋的居民比趕走拖欠租金的租戶還要困難。“
”保護自己不受非法占居者侵害的關鍵在於首先防止他們進入。"艾利昂說,他敦促業主投資安裝攝像頭、高檔鎖具並定期進行監控。
這起案件尤其令人震驚一場有組織性的騙局。
據《聚焦馬裡蘭》報道,巴爾的摩縣有多處房屋被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宣傳 “最後避難所 ”的用戶欺詐性地掛牌出售。
受害者通常是急需住房的弱勢家庭,他們被要求一次性支付現金,以換取虛假文件和他們無法合法控制的房屋。
有時,社交媒體上會出現一些廣告,以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價提供房屋
哈斯凱爾稱,向這對夫婦展示房產的一名子女正在當地策劃類似的騙局。盡管這名女子被指控參與了多起案件,但並未受到指控。
房地產律師大衛-梅茨格(David Metzger)也建議賣家謹慎行事。一旦將房屋掛牌出售或出租,就應投資安裝攝像頭和安保系統。
他指房屋一旦非法占有,想驅逐可能就成為一場艱苦的戰斗。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