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2 | 來源: 鈦媒體APP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黃金購買熱潮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代際融合——曾經因"中國大媽"搶購黃金而聞名世界的老年群體,與肩負家庭責任的中年人,以及剛剛步入社會的00後年輕人,出奇一致地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傳統避險資產。
這種跨越年齡層的投資行為,是不同世代對經濟不確定性的共同憂慮,以及對財富保值增值的相似渴望。盡管購買的都是黃金,但三代人背後的動機、策略卻大相徑庭。萬聯萬象追蹤了三位消費者,聆聽他們的黃金故事,探尋這場黃金狂熱背後的世代密碼。
01大媽的"黃金情結"
5月中旬的清晨,天剛蒙蒙亮,65歲的張大媽已經站在了城商行門口。她手裡緊緊攥著一個環保布袋,裡面裝著她昨晚從各個角落翻出來的存折和銀行卡。這不是她第一次為買黃金起這麼早了,自從年後金價突破640元每克後,她幾乎每周都要來銀行"報到"一次。
"小張啊,今天金條什麼價?"張大媽熟絡地招呼著銀行櫃員,眼睛卻一直盯著電子屏上跳動的數字。"阿姨,今天基礎金價是770元每克,比昨天漲了9塊。金價又回來了"櫃員小張微笑著回答,手上已經開始准備購買協議。張大媽聽到這個數字,眉頭不自覺地舒展開來。
對張大媽這一代人來說,黃金不僅僅是一種投資品,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信仰。她至今記得1990年代那場通貨膨脹,當時銀行裡的存款大受損失,而鄰居李阿姨因為早年買了幾件金首飾,最終靠著變賣黃金幫兒子湊齊了大學學費。這個記憶如同烙印般刻在張大媽心裡,也成為了她日後對黃金情有獨鍾的根源。
"現在這世道,錢放在銀行裡連豬肉價都跑不贏。"張大媽一邊填寫購買單一邊念叨,"股票基金那些我又不懂,還是金子實在,看得見摸得著。"她這次打算把到期的20萬定期存款全部換成金條,雖然兒子多次建議她分散投資,但她始終堅持自己的"黃金法則"——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
張大媽的黃金投資策略簡單而直接:只買實物金條,存在銀行保險箱;價格跌了不慌張,越跌越買;漲到心理價位就賣出部分兌現利潤。這種看似笨拙的方法在過去幾年裡卻為她帶來了年均8%的收益,遠超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走出銀行時,張大媽碰到了同樣來買黃金的老鄰居王阿姨。兩位老人站在銀行門口熱烈地討論著最近的黃金走勢,交流著各家銀行的金價差異,宛如兩位華爾街交易員。
"聽說老周家閨女在深圳做金融,說這波黃金年底還能到830元呢!"王阿姨神秘兮兮地分享著"內幕消息"。張大媽點點頭,心裡盤算著下次該在什麼價位再加倉。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張大媽們依然依靠口耳相傳和小道消息做出投資決策,她們對黃金的執著源於歷史記憶。當年輕人沉迷於各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時,這些歷經滄桑的老人用最樸素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財富——
把一部分換成實實在在的黃金,壓在箱底,睡個安穩覺。
02黃金與中年危機
北京望京SOHO,某互聯網公司中層主管王志強,在晚上九點半結束了一天的視頻會議。他揉了揉酸脹的眼睛,順手點開了手機上的黃金交易APP。屏幕上的曲線讓他精神一振——
國際金價開又回漲了1.2%,他一周前抄底買入的積存金已經浮盈5%。
43歲的王志強自詡為"理性投資者",他既不像母親張大媽那樣迷信實物黃金,也不像公司裡那些90後同事熱衷於炒作虛擬貨幣。作為典型的中年中產,他的投資組合原本十分"標准":一線城市的房產、一些藍籌股、債券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
然而,2024年10月份的股市巨震,改變了他的想法。
"一周蒸發了我兩年的獎金。"王志強回憶道,當時他的股票賬戶在5個交易日縮水了35%,而公司又傳出了裁員風聲。就在那個焦慮的周末,他偶然看到一篇關於黃金避險屬性的分析文章,第二天便去銀行開通了貴金屬賬戶。
與母親不同,王志強更傾向於投資紙黃金和黃金ETF。他認為實物黃金存在儲存和變現的問題,而金融化的黃金產品流動性更好,也更適合他的忙碌生活節奏。"點幾下手機就能完成交易,還能設置止盈止損,這符合現代人的投資習慣。"王志強解釋道。
但王志強購買黃金的動機遠不止於短期獲利。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他必須考慮更多維度:人民幣匯率波動、子女留學可能面臨的外匯管制、父母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黃金在他的資產配置中扮演著"穩定器"的角色。"我不指望黃金讓我暴富,但它能在我其他投資出問題時提供緩沖。"王志強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韓國頂級財閥,被中國電池王者推下神壇
- 大溫周末各種活動 斑點蝦節+花展
- 韓媒:孫興慜前女友同時告知兩名男子其懷孕消息,引發敲詐案關鍵轉折點
-
- 中國人在沙漠種的10萬株玫瑰,開花了!網友....
- 飛機溫島附近海域墜毀 上面有三人
- 著名越南餐廳創始人多倫多機場猝死
- 租房給這種人 加拿大最冤種的房東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72歲濮存昕:帥哥變成"胖大爺",將女婿當兒子
-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拿自己人開刀!蔡奇: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
-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