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5 | 來源: 歪腦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北京四通橋抗議引發了海外大規模的聲援浪潮後,我們也加入了校園貼標語海報的活動。我托一個坐辦公室的朋友打印了三十多張海報,備好了膠帶和剪刀,第二天下班就和另外一個在曼尼托巴大學讀書的朋友去了她的學校。
我們輾轉於校園的各個學科大樓、步行通道、公交車站和學生中心,尋找合適的位置。朋友顯得非常緊張,她說她特意穿得低調,戴著帽子和口罩,選了個黑色長款羽絨服把自己全身裹住,又數次自語:“反而更顯眼了。”
她左顧右盼,心神不寧,低聲細語,生怕被路過的人發現。當我們在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門口的布告欄上貼海報的時候,她催促我快走,因為教室裡正對我們的位置坐著一個東亞人長相的學生,她擔心那人是中國人,已經“目擊”到我們。當我提議要去中國學生最多的商學院貼海報的時候,她有些抗拒,直言中國人讓她很害怕。
在轉場的路上我問她是在恐懼什麼。她的答案並不讓人意外——怕和中國“愛國”學生起沖突,怕被ta們曝光和舉報,怕影響到身在國內的父母和親朋。
關於極權無遠弗屆的威脅和監視,我早已深有體會。它時不時就跳出來,提醒你無法脫離它的掌控。就在今年夏天,我還因為某個自己可能被“盯上”的消息而陷入了一整天的恐慌,又因為出現這種恐慌情緒而更加感到挫敗。就像是突然被拉回了2019年香港運動期間,我在國內遭遇國安騷擾後那種失魂落魄的狀態裡,什麼都沒改變。我實在不明白,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我已經身在萬裡之外的另一個自由的國度,為什麼這種恐懼還是沒有放過我?為什麼它仍然可以穿越時空,一下子便捕獲我的心神?
我明白這種恐懼是被誇大的。極權依靠人們內化的、自發的、膨脹無度的恐懼感實施控制。而被閹割、被去權、被孤立、時刻保持自我審查,就是當今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出廠設置。我的朋友還很年輕,剛剛大學畢業後從國內出來,之前從未參加過類似的行動,只是有在朋友圈關注女權等議題。當我問她要不要一起去貼海報時,她立刻就答應下來。“太棒了!”她說。
我告訴了她一個管理恐懼的方法:“一般我會看著那些比我更勇敢、沖在更前面的人,ta們的遭遇有助於讓我評估自己的風險。你可以看著我,如果我沒出什麼問題,你就暫時不用擔心。”
這個方法聽上去有點缺德,似乎我們是借著他人的犧牲來給自己劃定安全的紅線;其實這種“紅線”本就是子虛烏有的妄想,我們對“幸存”的慶幸裡包含了太多的僥幸心態。而且,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規避風險上,就會不斷規訓自己做事的尺度,也限制了行動的空間。
可是,作為一個在母國從未以公民的方式參與過政治的新手,剛開始在自由社會裡行動,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跳進海裡,需要套個游泳圈來獲得一些信心和掌控力。為更多後來人降低政治參與的門檻,也是我的責任。畢竟當年我也是靠觀察那些女權行動先驅而成長起來的。她們的實踐使得我有路可循,與她們的差距常常鞭策我做得更多。更重要的是,她們在被一次次打壓後堅持行動的韌性,照亮了我無形的恐懼。我們在這個過程裡形成了聯結,拓展了彼此能力的邊界,並被一種道德義務綁定在一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恐讓我們全喪命" 3個憤怒老人做出危險決策
- 沒想到為了85萬歐元,我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 以總理:居魯士人解放了猶太人,我們將解放波斯人
- 德總理:感謝以色列,他們在為我們幹臓活
- 慘!大客機剛起飛就墜毀超200人遇難
- 持加國訪簽結婚 外籍孕婦被拒醫保
-
- 伊朗被打殘 俄羅斯被驅逐 中國加速入局
- 清華美女學霸走紅!曾因高考後捐出10余萬獎學金..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福利漲 這些人將收更多GST退稅金
- 馬雲的預言要成真?這4種資產將越來越值錢
- 溫村網紅海灘永久收費 並且還漲價
-
- 川普又發狠,逾50萬拉美移民身份要不保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希拉裡也發對比圖,嘲諷特朗普"低能量美式閱兵"
- 涉外官員: 中國認知戰由"戰狼"轉向"親台"
- 上海、深圳正在出現3大怪現象,開始逐步蔓延
- 孔子姓什麼?送分題一票考生都答錯了
-
- 62歲李連傑的4個女兒,已經都開始為他爭光了!
- 伊朗認了!情報首長遭以軍擊斃 恐引爆區域戰爭
- 溫哥華地產低估 或損失數百萬地稅
- 加國公務員慘了! 一個月裁2.1萬人
- 1993年,88歲的陳雲要求緊急停播一部熱映電視劇,央視:馬上停播
- 加國人將一半多收入用於住房成本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