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1 | 來源: 加西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多倫多居民艾莉森·范登伯格 (Allyson Vandenberg) 表示,在她的疼痛變得難以忍受時,她甚至還沒踏進醫生的辦公室就被拒絕接受背部手術。
她在給CTVNews的電子郵件中寫道:“一位醫生同意為我看病,等了八個月,然後卻在進房間之前就拒絕了我。” 由於劇痛,她開始考慮尋求醫療協助來結束生命。
後來,墨西哥的一位朋友幫她聯系了一位醫生,這次介紹可能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范登伯格和醫生一直通過電話和WhatsApp溝通,她周一做了檢查,周四就做了手術。
范登伯格是向 CTVNews透露自己選擇醫療旅游的幾位加拿大人之一,他們選擇醫療旅游並非出於奢侈或方便,而是作為最後的手段。
據加拿大醫學協會稱,一些可以提前預約的非緊急手術,如髖關節、膝關節和白內障手術,正在被推遲,而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目前已超過 650 萬)根本無法獲得家庭醫生的診治。
CTVNews.ca 邀請讀者分享醫療旅游經歷以及選擇出國就醫的原因,並收到了數十份回復。CTVNews.ca 尚未獨立核實所有回復。
“我擔心最終只能坐輪椅”
安省格倫莫裡斯的 Ronna Hoogstraten 表示,經過六年多的背部和骶髂關節疼痛折磨,加拿大的醫療體系讓她陷入了困境。
她在郵件中寫道:“我的L5-S1椎間盤已經惡化到15%,其他椎間盤也開始滑脫。我擔心自己最終只能坐輪椅了。”
經過研究,她找到了德國的一家診所,並在向他們提供核磁共振掃描結果後僅六天就預約了手術日期。
她說:“我還沒有收到加拿大外科醫生的預約轉診日期,但卻能這麼快在德國安排手術。”
“我必須出國治療才能保命”
蒙特利爾居民塞琳 Celyn Harding-Jones 表示,在罹患罕見腦瘤 20 年後,她被迫將目光投向國外。
(圖片來源:塞琳·哈丁-瓊斯)
“為了保命,我不得不出國,”她在給CTVNews的郵件中說道。“我在加拿大找不到一位有這種腫瘤手術經驗、願意做手術的神經外科醫生。”
“到我 35 歲時,我開始出現暈厥症狀,幾乎無法照顧我的孩子,”她說道,並補充道,“向省級衛生委員會申請省外治療的流程不透明,而且不適合重病患者完成。”
塞琳的經歷凸顯了許多患有罕見疾病的加拿大人的沮喪,他們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醫療保健系統的漏洞之中。
“由於醫療保健 是地方性的,我們只能獲得我們所在地區醫生的資質,因此陷入了孤立狀態,”她說道,並強調在最需要的時候找到專科護理是多麼困難。
官僚主義與緊迫性
即使加拿大人被告知可以去其他地方尋求治療,但這條路並不容易。
阿爾伯塔省的Louise Zuke 在給CTVNews.ca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阿爾伯塔省衛生服務局建議她考慮自費在國外進行手術,並且只能在手術後申請報銷。她無法保證獲得保險,也無法保證在當地進行後續護理。她還被告知可以考慮在安省或BC省接受治療,但同樣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或治療結果。
對於退伍軍人來說,情況同樣令人沮喪。
加拿大退役武裝部隊上尉喬迪·貝克特(Jody Beckett)也面臨類似的困境。由於退伍軍人事務部的延誤,她最終在德國接受了頸椎手術。
“他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評估我的情況,才允許我報銷,”她說,“我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去等待繁瑣的手續。”
此次手術包括脊柱重建,花費約 10 萬元。-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加國華裔老婦走失 警方尋找其家人
- 加國的她五天內打破三項世界記錄
- 加國Costco召回這網售的救生設備
- 加國財富大轉移 這些人的風險激增
- 香港知名女星移居美國躲債 轉行了
- 加國屋主開槍阻止汽車盜竊 被指控
-
- 一號高速溫村這重要出口將關數日
- 數十起生病 加國召回部分肉類產品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BC在加國最美景點榜單中獨占鰲頭
- 火了:加拿大男子MRI等半年,中國醫院4小時搞定
- 川普為什麼立即調兵:慢一步他會毀滅
-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突發:兩周內第二起!中國學者走私生物材料被捕
- 孫儷發文聊養老:此文為證絕不移民,郭德綱的話一語中的
- 五角大樓才是UFO最大推手!華日踢爆數十年秘密
- 《人民的名義》高育良為什麼那麼癡迷於權力?沙瑞金也不想為難他
- 若中美經貿磋商順利 美媒:川普最早9月訪中(圖)
-
- 見證歷史 銀行存款的利率跌破1%了
- 明朝太監為啥那麼厲害? 原來個個是"學霸"
- 60歲還接不了班,中國富二代上演玄武門之變
- 華人女子健身撞頭不治身亡 丈夫女兒起訴市政府
- 加國房地產危機背後 投資者創新高
- 不要錯過!BC渡輪這天票價有折扣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