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3 | 來源: 最英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減肥 | 字體: 小 中 大
說起減肥,這已經是個全球話題了,胖的人想變瘦,不胖的人想變得更瘦。
而且大家似乎也都通過不同的攻略學到了不少知識,但是各自的效果卻常常相差甚大。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了,你所知道的這些知識真的靠譜嗎?
比如:對於減肥者來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是意志力嗎?為什麼胖的人似乎往往吃更多?是因為他們胃更大、基礎代謝更高、更容易餓嗎?
不!必須要說,不少人對肥胖和減肥還是存在一定的誤解。
於是BBC就出過了這樣一個紀錄片,專門來科普關於肥胖的問題——
The Truth about Fat
《肥胖的真相》
看完之後主頁君表示真是三觀炸裂,原來我知道的那麼多東西都是錯的?
話說,講到這裡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覺得:這部紀錄片最後肯定又是呼吁“管住嘴,邁開腿”這種陳詞濫調了。
然而,並!不!是!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否認了這種思路:
看到這裡我才終於確認,這片子應該是真的想講點硬知識,結果它確實沒讓大家失望。一起來看看吧!
片子裡講的一個核心就是:“問題並不是意志力(willpower)”。
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個誤區了吧,這也是很多瘦人用來鄙視胖人的一點。
很多人都覺得肥胖完全就是意志力的問題,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紀錄片告訴你並不是,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人體激素(hormone)的問題,而且它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了說明這一點,主持人還經歷的一段狗血劇情:她被一位研究肥胖的教授拉去做實驗,被提供了一桌豐盛的早餐,讓她隨便吃。
結果她吃完才得知,實驗的流程是讓她接下來24小時都不吃任何東西,而實驗就是要通過不斷地驗血來觀察她這一天的變化。
求主持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這聽起來有點瘋狂?24小時不吃東西,一般人的身體不會垮嗎?畢竟主持人看起來還是挺瘦的。
然而,根據片中請來的專家說,是不會的!“我們承受的這種饑餓更多是心理上的負擔。”
OK,主持人就這麼被忽悠地去節食一天了。
然後,果不其然,沒過幾個小時她就受不了了,變得很容易分心。
還變得很焦躁。
判斷力也下降了。
經過了24小時的鏖戰,她終於回到實驗室,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了。
沒過多久,那位專家就拿著她的驗血報告來了,然後這裡就要講最重要的東西了,原來這個實驗是要看的是她身體裡兩種激素的變化,這兩種激素就是:
它們分別是帶來饑餓感和飽腹感的激素,有時候也被稱為饑餓荷爾蒙(hunger hormone)和飽腹荷爾蒙(fullness hormone),就是這兩種東西在控制著我們的食欲。
根據剛剛那個實驗的結果,我們的主持人表現得非常正常。
在她前一天吃了那頓早餐後,她的饑餓荷爾蒙迅速減少,但隨著她越來越餓,這個激素慢慢升高;禁食24小時以後,饑餓荷爾蒙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了。
她的飽腹荷爾蒙在那頓早餐後迅速升高,之後則很快回落,並在一天之內保持平穩。
這些都沒有什麼問題,她的表現很正常,而且我們也看到了,她比較瘦。
接著研究人員就來講肥胖人群的激素情況了:
對於肥胖人群來講,他們的饑餓荷爾蒙並不會像這位主持人一樣波動;大餐一頓之後不會下降,之後也不會上升,而是一直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
換句話說,那些暴飲暴食導致肥胖的人其實更不容饑餓!
不僅如此,其實他們的飽腹荷爾蒙水平也一直保持平穩,在大吃一頓之後只會上升一點。
所以,換句話說就是:
這些相對肥胖的人,雖然不容易感到饑餓,但也很難感受到吃飽的感覺,所以可能一天都處在一種“我還沒吃夠”的狀態裡。
這個發現就很讓人震驚了。
很多人的意識觀念裡,肥胖很大程度就是個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問題。然而BBC這個研究得到的事實卻是,這些人有能力自控力是因為:他們的激素水平讓他們更容易自控。
也就是說,這是基因層面的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生理上的差別,不僅僅影響了我們的食欲和自控力,還影響了我們對食物的偏好。
主持人之後又去參加了另一個實驗,這次的實驗內容是:對她的大腦進行掃描,來看她的潛意識對不同食物有什麼不同的反應。
這個實驗可以說是比較靠譜了:
因為它並不是靠問各種問題來分析主持人的反應,而是直接監測她的大腦活動。
結果發現,她的大腦對那些高熱量的食物並不感冒。(主頁君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下面這張圖裡的紅色區域就是她的大腦對高熱量食物的活躍區域。
而相反,那些肥胖人群的大腦掃描圖則顯得很不一樣,他們對高熱量食物的反應非常大。
下面這張圖裡的藍色區域就是他們的活躍區域,比主持人的紅色區域大太多了。
啊哦……
所以說,通過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以下“瘦子”之所以能夠保持不錯的體型,在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運氣好”——他們恰好擁有了容易減肥的基因。
不過,有一說一,這個片子絕對不是想告訴大家“減肥無望”了!
片子並沒有否認“運動減肥”的可行性,也就是說,即使你生來擁有“容易肥胖的激素組合”,也依然可以通過規律的運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來保持體形,只不過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但不管是難是易,減肥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啦,不光是為了變美,也是為了更長壽,畢竟肥胖真的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副作用”和問題。
所以,雖然減肥很痛苦,但大家還是一起加油啦!不過請注意,不要過度追求瘦,健康最重要喲!
最後,我們再來簡單總結一下影片中的其他關鍵點(影片較長,有些觀點就不在本文展開了):
1. 影響體型的因素不僅僅是基因,後天的生活環境同樣至關重要。即便是雙胞胎,如果成長環境不同,體型也可能會大相徑庭。
2.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不規律,孩子出生後更容易出現暴飲暴食的習慣,從而增加肥胖的風險。
3.過大的生活壓力是導致肥胖基因被激活的重要因素,情緒和壓力管理在控制體重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4.胃旁路手術是一種有效的減肥方式,但它並非沒有風險,術前需要慎重考慮!
5. 這類手術不僅是通過縮小胃部容積來讓人更容易產生飽腹感,它還會影響大腦對食物的偏好,使人對高糖高油的食物失去興趣,從而在長期內改變飲食習慣。
最後問問小伙伴們,看到此處,你有什麼想說的?你對減肥有什麼經驗/血淚史嗎?歡迎和我們交流分享!
圖片及信息來源: 非注明原創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聲明: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發布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喝咖啡能減肥?科研初步結論是…
- 馬斯克用的減肥"神藥"爆了 1季度狂賣$80多億
- 濟南趵突泉"豬錦鯉"減肥成功了嗎?還是很肥
- 大溫華裔遇害6年 當局懸賞1萬緝凶
- 51歲朱媛媛,留給女兒的"遺產",只有一句話,卻字字千金
- 加國年輕人&新移民推動新債務增長
-
- 大溫現在四處漂浮的白毛是什麼?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大溫周末大型活動將有大批路封路
- 皮膚上的小痘痘老是這樣 可能是癌
- 悲劇! UBC女學生大溫80米高處墜亡
- 大溫最富有的城市 錢花光要加地稅了
-
- 歐美年輕人寧願相信"中國什麼沒做就贏了"(圖)
- 中企竊取技術難防 韓檢:5年外泄損失近167億美元
- 政局松動信號 任志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 追隨女王足跡 查爾斯國王下周訪加
- 大溫房市緩慢 不少經紀拒絕掛牌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 NDP悲劇了 不會獲得正式政黨地位
- 華人殺人犯候審時聚餐 百萬保釋金打水飄
- 多家廉航開賣站票 一杯咖啡錢上天
- 中共認為沖繩屬於中國 琉球王室後裔出面狠打臉!
- 比亞迪瘋狂降價逾3成 中國電動車股價一瀉千裡
- 很多人當場哭泣 白宮開始第一輪大清洗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