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出一個天才!他將是下一個梁文鋒?
行業當前對Anuttacon的爭議,主要聚焦在其能有多大的創新,這決定了蔡浩宇能不能匹配上“下一個梁文鋒”的稱號。
“這是緊急求救信號”“來自蓋亞星球的廣播”“如果你收到這個,請立即回復”。
2025年3月,一款科幻題材互動游戲在X平台上發布了部分片段,很快引發了討論。
根據預告,玩家會在這款游戲中體驗一種前所未有的AI驅動角色玩法,其核心機制是以實時對話推動劇情發展,玩家的任務是幫在外星球上的女主角Stella找到回家的路。
AI游戲本不新鮮,新鮮的是,這款游戲背後的掌舵者,是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
鳳凰網科技了解到,去年9月,AI行業收到了一條英雄帖。蔡浩宇二次創業創辦的新公司Anuttacon,向行業廣納精英,重點招聘預訓練與LLM人才,辦公地點則是在硅谷。
一位接觸過Anuttacon的投資行業人士在當時向投資界表示,Anuttacon早期是做AI+游戲,後期是做內容平台。彼時,這些投資人忙著打聽蔡浩宇項目的進展,錯失了米哈游的他們,都想得到一個投資蔡浩宇的機會。
況且,當時蔡浩宇已放出“暴論”,他在社媒發文稱AIGC已徹底改變游戲開發。就像是一個宣言,攪動著游戲賽道的演進。
半年時間過去,蔡浩宇的暴論距離成真還有多遠?不差錢的蔡浩宇,會成為下一個梁文鋒嗎?
1 從米哈游到Anuttacon,蔡浩宇下一個星辰大海
“技術宅拯救世界”,在蔡浩宇的個人知乎主頁上,有這樣一句醒目而真實的介紹。
1987年,蔡浩宇出生在山東濟南的一個教師家庭,父親任教於計算機專業。這為其走入比特世界埋下了伏筆。5歲,蔡浩宇就開始操作電腦,8歲獨立制作動畫《外星使者》,11歲成為中國少年科學院首批“小院士”(計算機領域唯一入選者)。

2005年,他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並在這裡遇到了他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幾位伙伴。
起初的蔡浩宇,被稱作是技術宅。他喜歡《EVA》,開發的首款游戲作品《婆娑物語》靈感就來源於此。所以在創立米哈游後,其也一直將方向聚焦於二次元。
後來的事情人盡皆知,米哈游在中國游戲圈成為一種特別的存在。在一個原本小眾的賽道裡,制造出了中國第三大游戲公司,僅次於騰訊和網易。Data.ai統計的2023年全球游戲發行商收入中,米哈游甚至成功超越網易位列世界第四。

2024年胡潤百富榜顯示,蔡浩宇以730億元身價位列游戲圈第三,米哈游整體估值達1750億元,另兩位創始人劉偉、羅宇皓分別以400億、380億身價上榜。
也正是這一年,站在頂峰的蔡浩宇走向了海外,開啟了他的下一段重要經歷。
其實早在2023年,蔡浩宇就已經辭去了米哈游法人和董事長的位置,由另一創始人劉偉擔綱。內部稱劉偉為“大偉哥”,多方聲音都認為,也正是劉偉的支持,讓蔡浩宇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潛心投入前沿技術的探索。
彼時,米哈游官方的回應也佐證了這點,“為了適應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前沿科技的研究與應用、新項目研發,以及串聯國內與海外研發資源上,公司管理事務繼續由米哈游創始人、總裁劉偉負責”。
實際上,在米哈游內部,很早之前就已經設立了專門探索前沿技術的部門。最早在2018年,為入局元宇宙,米哈游秘密成立了研究中心(即逆熵工作室)。米哈游副總裁殷春波曾介紹到,“逆熵”部門主要研究如何基於Deep Learning等AI技術,提升內容生產效率,以及做出傳統技術無法達到的內容體驗。

除了內部自建,米哈游在外部投資上也很闊綽。先後投資了核聚變公司能量奇點、XR創企萬有引力、AI小龍MiniMax以及商業航天公司東方空間。
2022年,曾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的《米哈游員工手冊》中同樣如是寫道:米哈游將“游戲”看作一種故事、世界觀的載體,將自己視作一家科技公司。
從米哈游到Anuttacon,變更的是公司主體,不變的是蔡浩宇對星辰大海的執著。況且二者之間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公開報道顯示,Anuttacon的注冊地址就在新加坡,與米哈游在新加坡的地址完全一致。此外,其在數字人技術的應用,或來自於米哈游早先對數字人鹿鳴的打造積累。
2 噱頭還是新物種?
行業當前對Anuttacon的爭議,主要聚焦在其能有多大的創新,這決定了蔡浩宇能不能匹配上“下一個梁文鋒”的稱號。
通常來說,在游戲中加入一定AI元素或者稍稍應用一些AIGC技術,不是這幾年的新事物。但AI+游戲是個全新的賽道,這意味著,AI才是內核,它將徹底改變交互邏輯。蔡浩宇追求的正是後者。
根據最新預告,《WhispersFrom The Star》摒棄傳統預設選項,采用“語音/文字輸入+AI實時生成劇情”模式,玩家與角色Stella的每一次對話均通過多模態AI即時反饋,並動態影響游戲結局。“沒有固定的對話設定,玩家可以說任何話,游戲主角Stella都會動態回應”,有接近團隊的人士稱。
為實現這一目標,團隊整合了自然語言處理(NLP)、語音識別、實時渲染等技術,甚至要求iOS設備需搭載A14及以上芯片以支持本地算力。

另有接近團隊的人士表示,這將會是一個對市場公開發布的完整游戲,只是正式上線時間還不確定。鳳凰網科技也在公開渠道填寫了內測申請,該游戲目前僅面向美國市場開發內測申請,僅支持iPhone12及以上設備,不支持iPad和安卓用戶。
正如蔡浩宇曾公開表示的,未來游戲開發將兩極分化:僅有“0.0001%的天才團隊”與“AI賦能的業余創作者”能夠生存,中間層開發者可以考慮轉型。Anuttacon的技術布局契合這一判斷——其長期有可能打造成“空想具象化”平台,通過AGI(通用人工智能)降低創作門檻,讓用戶將腦內想象快速轉化為虛擬世界內容,最終構建“更智能開放的類Roblox平台”。
不過,這個目標也過於遙遠。
有行業人士認為,大語言模型出現之初(甚至更早),就已經有游戲開發方寄希望於利用AI讓玩家生成沉浸式的游戲內容,“但一直沒有很亮眼地落地”。
一位行業從業人士直接對鳳凰網科技表示,“僅從目前放出來的片段,什麼也看不出來,很難評價。”
一位在AI+游戲領域有諸多研究的人士則告訴鳳凰網科技,“2025年整個賽道就是卷可互動的3D場景直接生成,也就是所謂的世界模型,現在李飛飛、Google、deepmind卷的都是這個。”不過其也認為,蔡浩宇團隊把部分片段放出來,證明已經有了一定的准備。
3 天才接棒天才
虎嗅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鮮少有互聯網創始人被稱為天才,但在合伙人、游戲圈、玩家眼中,天才卻是形容蔡浩宇的高頻詞。這和他幼年時期的履歷完全相符。
在成立米哈游後的一段時間內,其也在技術能力、產品立項、品類嗅覺、用戶洞察上展現出過人的天賦。
而提及天才,不免讓人們想起今年初DeepSeek剛剛開始走紅之時,外界對其的解讀——只招1%的天才,去做99%中國公司做不到的事情。
在Anuttacon亮出新作之時,已經有人將其與DeepSeek進行類比。這樣的比較的確有些粗暴,但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又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相似性。
比如都是少年天才,都在計算機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也都曾想改變世界,且以此為理想。蔡浩宇有一句最著名的口號叫“技術宅拯救世界”,梁文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裡,他的出發點,就不是趁機賺一筆,而是走到技術的前沿,去推動整個生態發展。
更為關鍵的是,二者在財富上都有足夠的自由度,這成為了“改變世界”最無法回避的前提。
一位與梁文鋒團隊有過接觸的投資人告訴鳳凰網科技,DeepSeek成立早期,梁文峰只和非常少數的投資機構接洽過,“目的也只是為了了解投資機構的風格,他沒有任何拿機構錢的意思”。這決定作為一個創新項目,可以不以任何經營數據為目標,潛心埋頭做科研。

在上一個時代,米哈游更是VC圈集體錯過的經典案例,且很有可能會繼續錯過。據愛企查,蔡浩宇目前仍是米哈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41%。也就是說其身家仍在數百億的規模,對於AI+游戲這個尚屬早期的賽道而言,又十分關鍵。
除了創始人本人,兩家公司在團隊構成上也有一些相似性。
Anuttacon的團隊構成同樣堪稱“豪華”。據公開資料,Anuttacon的核心成員半數來自米哈游,其余則來自微軟、Meta、亞馬遜、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以及MIT、斯坦福、卡內基梅隆等頂尖高校。這也是其將辦公室設在硅谷的最主要原因。
團隊最早期的核心5人組履歷光鮮,他們分別是:
童欣,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網絡圖形組負責人,現Anuttacon首席研究員,他在微軟期間曾主導多項圖形學專利,帶領研究團隊發明開發了用於幾何建模、面部表情捕捉、3D打印、外觀建模和GPU虛擬化的新型圖形算法和系統。
吳簫劍,曾先後在微軟和Meta任高級研究科學家,曾參與開源大模型Llama3.1研究,負責語言模型優化。其研究論文被ICML收錄,專攻多模態交互中的語義連貫性。目前在Anuttacon擔任創始工程師、大模型研究團隊負責人。
Yunzhe Tao,畢業後他先在亞馬遜任應用科學家、參與強化學習團隊。後在字節跳動西雅圖研發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技術主管,負責代碼生成大模型的後訓練工作。
王宇陽,前B站副總裁,曾在負責B站主站運營的一段時間內,做到了B站DAU的高速增長。
葉理燈(上海首批人工智能高級專家),曾任米哈游分布式計算負責人,現負責Anuttacon的底層架構設計,其團隊曾為《原神》全球服務器提供高並發支持。
截至2025年3月,Anuttacon團隊規模接近50人,且仍在持續招募LLM(大語言模型)、多模態交互等領域的頂尖人才。領英信息顯示,其成員背景覆蓋AI預訓練、視頻生成、智能體開發等前沿方向,技術儲備直指“實時演算+個性化敘事”的下一代游戲體驗。
然而這個激進探索仍面臨著重重考驗。技術層面,多模態AI的實時穩定性、敘事邏輯自洽性仍需驗證;市場層面,“說話式游戲”能否被主流玩家接受仍是未知數。但蔡浩宇的最早的那句暴論似乎已在被驗證——網易《逆水寒》、巨人網絡《太空殺》相繼接入大模型,AI原生游戲賽道的競爭熱度只增不減。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WhispersFrom The Star》驗證了AI技術對游戲行業的增量價值,科技屬性增強或抬升行業估值水平。而對於這位隱形天才而言,這場冒險或許只是他“改變世界”征途的又一站。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