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需交社保 社保專家兩會言論引爭議
中共兩會,解決不了任何社會問題,卻每年出現許多奇葩提案引發熱議,今年中共兩會上,中共社保專家稱考慮讓機器人交社保,被指為填補社保基金缺口,進行“輿論測試”,網友諷刺當局:“真沒錢了,天天想著怎麼從企業身上薅羊毛”。
近日,在中共兩會期間,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稱,現在機器人和AI對制造業就業影響很大,企業對每個工人要交社保,“機器替代人以後,企業要不要繳費?這個也在討論。機器人對社會保障的影響是多個層面的,必須要有新的應對舉措。”
此言論立刻引爆網絡,網友嘲諷:“這,腦子一天天都咋長的?真沒錢了,天天想著怎麼從企業身上薅羊毛”、“哈哈,有些代表真能想得出來,機器人大病醫療,機器人失業保險?還有機器人生育險?”、 “啥機器人交社保,說白了就是人頭稅”。
也有網友指出,這說明中共的社保出現了嚴重的資金缺口,“試圖讓機器人交社保說明了一個慘絕人寰的真相:現在之階段,不是你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你”、“能問出這個問題本身就說明某些問題很嚴重”。
有網友諷刺,“這是多麼饑渴的社保缺口?是不是帶個人字的都得繳社保費?機器人、稻草人、沖氣人、矽膠人、塑料人、玩偶人、祭祀人、扎紙人甚至掛像,都得繳社保費?吃相都這麼難看了嗎?”
3月13日,微信公眾號“基本常識”發文《讓機器人交社保,他們可能不只是說說而已》,文章指出,此話題在中共兩會提出,絕不代表是鄭一個人的想法,也絕不僅僅是一個初步設想,而是一次“政策放風”,一次“輿論測試”,說明機器人繳納社保在某個層級已經形成了方向上的共識,所謂“在討論”應該只是征繳范圍和征繳力度等操作細則上的討論。
文章說,社保基金的開源,已經不滿足於每年幾個百分點的上浮,而是要開始“批量操作”了,例如最近各個平台開始推進的給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群體繳納社保,將來這一范圍大概率也會擴展到網約車司機、按摩技師等群體,以5年的時間尺度來看,將為社保基金新增數以千萬計的年輕的繳費帳戶。

2025年3月,在中共兩會上,中共社保專家提出關於機器人交社保問題,引發爭議。(網絡視頻截圖)
文章認為,如果社保基金的目地是為了保障廣大職工的勞動權益和退休生活,那它的征收和支出就應該各自有個限度,不能太離譜,但是,如果社保基金的目地是為了維持社保基金本身的存在和壯大,“那很多我們看不懂的事就有了解釋”。
上個月,中國京東、美團等幾大電商平台宣稱為外賣騎手繳納社保,輿論普遍認為,當局讓數百萬外賣騎手加入社保,是為了緩解社保基金虧空的壓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社保基金赤字呈現擴大趨勢,部分地區甚至面臨入不敷出的風險。分析認為,官方推動外賣騎手參保,與其說是為了改善騎手的生活質量,不如說是為了緩解社保基金的壓力。
大陸高校教師李女士曾表示,“把靈活就業人員也納入到社會保險的繳納范圍之內 ,說明了它(中共政府)的資金的虧空已經非常的嚴重,它已經不擇手段的想要把所有的、只要有收入的,就把你納入到繳納的范圍裡來。”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