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超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透露出哪些信息?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這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大會關注度極高。2018年以來,同等規格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共召開過四次,均對提振民營經濟的發展信心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何選在此時召開?都有哪些企業家參加了這一次座談會,哪個行業的企業代表最多?這場超高規格的大會,透露出哪些新的行業趨勢?

△圖源:圖蟲創意

哪個行業代表備受重視?
央視新聞的畫面顯示,華為(专题)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小米董事長雷軍在座談會上發言。
代表發言的6名民營企業家中,有4名都是科技行業的領軍人物。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韋爾股份是半導體龍頭,其核心產品圖像傳感芯片主要用於消費電子市場;宇樹科技聚焦民用機器人開發,在春晚上以一曲秧歌吸睛;小米集團則是國內著名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智能手機、物聯網和生活消費產品研發和銷售業務。
新希望是農牧行業的巨頭,以現代農牧與食品產業為主營業務;比亞迪則是國內知名車企,涵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
此外,參加座談會並坐在首排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美團創始人王興等民營企業家也出席了座談會。
在這8名企業家中,科技行業依舊占大多數。寧德時代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阿裡巴巴、騰訊、美團均是互聯網科技巨頭;奇安信是國內網絡安全市場的領軍企業;正泰能源系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Deepseek則是近期最為熱門的人工智能領域新興科技企業。
飛鶴乳業是國內乳制品生產企業,是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

△圖源:央視新聞截圖

此前的座談會有何特點?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同等規格企業家和專家座談會只有四次。此前三次分別是2018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2020年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以及去年5月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
2018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邀請了54位民營企業家出席,這些企業家所代表的領域分布廣泛。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各領域,大部分都有相關企業代表參會。
在當時發言的10位民營企業家中,來自信息技術領域的占據了4席——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眾人科技董事長談劍峰、和同信息董事長耿哲。
而其余6位,分別來自醫藥、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機械制造、新能源等不同領域。
2020年7月的企業家座談會則召開於新冠疫情的復雜背景下,發言的7位代表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各有2位代表,另有1位是個體工商戶代表。在發言的7家企業中,所涉及的行業相對集中,以制造業、服務業為主。
最近召開的一次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在2024年5月的山東濟南。
此次會議與會者包括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劉明勝、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左丁、安踏體育用品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德國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徐大全、香港(专题)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等企業代表,分屬能源、投資、體育用品、化工、汽車與工業技術、供應鏈管理和貿易等不同領域。

△圖源:圖蟲創意

兩會前召開有何深意?
不難發現的是,相較前幾次座談會,此次會議將高科技創新領域擺在了最核心的位置。
“本次座談會有兩個看點:一是傾力推動科技創新,二是進一步提振民企信心。”北京微觀治庫創始人唐大傑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唐大傑分析稱,本次民企座談會,邀請的主要是科技界企業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DeepSeek深度探索的梁文峰。在之前的幾周裡,多家央企接入DeepSeek,說明國家對於人工智能的趕超意識很強,傾注了巨大力量。另一個看點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出現,他之前鮮少出席公開會議,這次他能出現,表現了老一代企業家老當益壯,再造華為的決心。
“信息科技時代,幾乎所有前沿的、顛覆性的科技創新都來自民營企業。這次高規格的會議,是黨和國家對民企貢獻的肯定,也是對民企在經濟發展、科技引領方面的鼓勵。”唐大傑說。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也認為,此次參與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中,高新技術產業的占比較高。
“目前來看,國企更擅長在基礎科學技術比較成熟的行業裡實現創新,比如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也有很多技術突破,而民營企業在AI等創新領域更有沖擊力,此次會議也體現了國家對於高科技發展的認可。從座次來看,民營企業中的制造業依舊備受重視。馬雲作為民營經濟的代表性人物現身,也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胡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加強對民營經濟的重視也有跡可循。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2025年將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2024年12月21日,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該法將填補中國民營經濟領域專門立法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從時間節點來看,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的時間點放在了全國兩會前。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會議時間在全國兩會之前,意味著後續支持民營經濟和科技創新的政策,可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需要走法律流程的話,也能抓住兩會這個時間窗口。
另一方面,蘆哲認為,本次會議時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上台、加征關稅落地後。關稅帶來出口沖擊,對民企的影響普遍大於國企,2024年我國總出口中民企占比約64.9%。在此時召開會議,體現了中央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和呵護,也有助於穩定社會預期和信心。
“此外,這個時間節點正是在民營企業取得重大突破之際。春節期間的兩大亮點是文娛領域的《哪吒2》,以及科技領域的DeepSeek,前者已經打破諸多票房紀錄,後者更是在美國出口管制倒逼下實現算力效率優化,表明美國對華技術遏制並沒有打斷中國科技進步。這二者都離不開中國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的活力所在。”他說。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也持類似的觀點。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時間點放在全國兩會前,對民企、科技企業在政策上有一個定性,確定兩會主基調。同時,是因為中國民營企業在科技領域做出了一些成績,代表性的技術創新應用湧現,在此時給予這些民企進一步創新的鼓勵和激勵,有利於中國經濟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