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4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2月13日,中國公安部將“靈修”或“打著心靈療愈、激發潛能等”名義從事非法培訓活動”與邪教相提並論,並表示已對這些組織進行嚴厲打擊和依法查處,有效遏制其蔓延。
近幾年,界面、澎湃等中國媒體將注重身體、心理與靈性合一的“身心靈療愈”產業形容為萬億市場。搜索相關關鍵詞,這些被外界稱為最有潛力之一的賺錢“賽道”在微信、微博或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平台上,還能找到不少頻道和文章,內容涉及提供給人們緩解焦慮的途徑和課程。
但細看相關內容便能發現,其背後多為個人或小型公司經營,規模似乎不足以引起政府的顧慮。
意大利新興宗教研究中心(CESNUR)負責人、以報道中國宗教自由狀況為主的雜志《寒冬》(Bitter Winter)總編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以文字回復本台采訪時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導致非法的精神活動激增,中國政府對“灰色地帶”的打擊更加嚴厲。雖然有些自助(self-help)課程涉及欺詐,但政府鎮壓的力道無邊,難以控制。
研究中國政府管理宗教活動多年的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教授楊鳳崗,把宗教活動被中國政府接受的程度以顏色區隔分類:紅色指的是受中國政府支持下開展的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佛教和道教),屬於合法范疇,但禁止未成年人參與;黑色包括政府認定為“宣揚非正統教義的“邪教”名單,其中又以法輪功、全能神和門徒會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灰色則是任何其他非法,但有時受地方政府容忍的活動,例如家庭教會、不隸屬於任何宗教的道教和佛教寺廟,以及各類自助和靈性發展(spiritual development)的課程等。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鄧乃文(G.A. Donovan)近期在中國旅行時也發現,在酒店參加靈性訓練課程的人們舉止相當謹慎,不輕易給出相關信息,往往需要親朋好友介紹才能加入他們的微信群。他還聽說,有些團體會空出時間“唱愛國歌曲,向國旗敬禮”,以表沒有做任何反對黨或國家的事情:“他們的活動可能沒有得到官方批准,但他們試圖擺出好面孔,就不會被當局為難”。
相關報道
《2025世界人權報告》關注中國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及少數民族權利
美前官員:中國持續傾國家之力迫害宗教團體和個人
“國際宗教自由日” 中國信仰自由狀況再成焦點
專家:習近平開啟全政府模式“凝心鑄魂”
鄧乃文(G.A. Donovan)告訴本台,1999年各地法輪功人士進京上訪以來,中國政府就視這類有大規模學員的組織為威脅。但真正將此類問題列為高度優先事項的,始於習近平,尤其是2017年之後,也就是“中國反邪教網”成立的起點。
鄧乃文說,習近平采用的是一種動員整個政府和社會的方式,作為推動更廣泛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不能外出。但新冠疫情後,(中國政府)開始越來越多種不同類型的宣傳活動,且手法富有想象力”,具體措施包括舉辦講座、發送春聯等,或利用虛擬現實模擬被邪教接觸的環境;一些村莊還仿效毛澤東時代的擴音系統,只不過現在升級為使用手機推送公告。
鄧乃文表示,這些現象和近年中國經濟發展緩慢,尤其疫情期間,嚴格的清零政策和懲罰措施導致民眾對政府感到不滿和缺乏信任有關: “我認為,北京領導人非常清楚,需要努力在社會中提高士氣”,“創造積極、快樂且滿意的氛圍”,同時避免讓人民相信當局不希望他們信服的事情。他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年演講時便多次強調,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的重要性。
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身心靈療愈產業
現實中,更多人選擇通過個人修行追求自我成長和變化,也就是被西方稱為“新時代運動”(New Age),相關行業成為政府關注和打擊焦點。但接下來,當局對此如何規范,還缺乏明確的標准。此外,這類活動大多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如線上瑜伽或討論占星術等,也很難受到政府控制。有專家認為,只要規模沒大到跨城市或上千萬人參與的程度,還是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人類學助理教授莊思博(John Osburg)告訴本台,中國年輕人最近一波對宗教和精神心靈的追求,不僅是後毛澤東時代人們尋求在物質生活以外對人生意義探索的延續,也包括療愈的需求:“他們覺得自己不一定能達到父母那樣的生活水平,找到一份好工作、買得到一套公寓或結婚這樣的目標似乎遙不可及。於是,他們要麼放棄這些目標,要麼認為空洞沒有意義。”
莊思博說,這些年輕人如果不求助於心理咨詢,就可能轉向宗教來應對生活中的困擾。去年夏天,他在北京雍和宮看到許多年輕人為了祈禱在就業市場有所好運,不惜排一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隊,只為購買開過光的手鐲或護身符。而這種現象也能從網上流行“在上班和上進之間,我選擇了上香”的梗看出。莊思博說,中國年輕一代正“同時探索多種信仰,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結合不同的宗教傳統”。
美國新媒體旗號(Semafor)去年綜合新聞報道和研究指出,傳統心理咨詢服務在中國仍然相對稀缺,相比美國每10萬人中可有12人看精神科醫生,中國僅有不到3人。此外,中國80%的綜合醫院沒有設立精神科。但近年,越來越多中國人意識到“情緒健康是可以努力改善的”,企業家們也在努力增加富裕沿海城市以外地區的心理咨詢醫院數量。
中國開發者服務商“極光”(Aurora Mobile)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心言集團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在線情感陪伴和疏導的應用程序“測測”,2024年10月的月活躍用戶近250萬,同比增長57.3%,呈現強勁上升趨勢。
此外,卻也有競逐靈性產業的程序開發商對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表示,保持知名度同時又避免政府審查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美國智庫研究員鄧乃文也對本台表示,中國“政府如果認為運營這些項目能夠幫助人們自我感覺更好,對生活抱有積極態度。那麼某種程度上,他們認為提供了價值服務”。因此,當局提到的打擊成果,一般都是因金融犯罪而遭到起訴,“不知何故,政府能夠證明這是欺詐行為,或將錢用於廣告宣傳或預期之外的其他目的”。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中國人被困在家裡,擁有更多時間瀏覽網絡信息。鄧乃文表示,這為有關商機創造了條件,許多人開始提供線上精神指導,但有些人采取類似金字塔式騙局的營銷模式,越早加入並支付課程費用的人,還能通過招募新學員賺取一部分利潤。
中國中產階級尋求可信真實的精神教義
莊思博告訴本台,除了部分活動是謀取利益的騙局外,當局還擔心其中宣傳的教義不被中共認可。因此,盡管中國共產黨以無神論為官方意識形態,但有時又對佛教、道教或是儒家思想特別支持,因為它們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不過,莊思博表示,黨國對宗教的控制可能已讓一些尋求更真實、精神層面教義的中國人感到失望。今年1月,他在亞洲協會網站寫道,中國越來越多中產階級轉向受黨國幹預最少的基督教或藏傳佛教來尋求指導和精神寄托,即說明了這一問題:“習近平領導下,中共試圖收編官方宗教機構,引導其教義促進愛國主義,這損害了這些宗教的可信度。更令北京擔憂的是,中產階級精神寄托的趨勢反映了黨國道德權威的喪失”。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政府限制宗教的程度居世界首位。此外,任何人,包括黨員、政府官員和退休人員,只要加入中共附屬組織就必須宣誓效忠共產主義,並放棄任何宗教信仰。該中心2018年的一項民調還顯示,有1/3的中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近1億人(9918.5萬名)。此外,小學生加入少先隊(1.148億)或初、高中學生加入共青團(7416.7萬)的人數,也達到1.8億多人。這意味著全中國將近1/5人口是中國共產黨和其附屬組織的成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突發! 蘋果應用商店下架中國反詐中心APP
- 中國游客行李箱傳"異響" 打開後立即被警方逮捕
- 章澤天帶9歲女兒參加音樂節 被誇贊親切又溫柔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 孫儷:胡曼黎的不完美,在我眼裡卻是可愛的
- 博勵治敗選財產損失大 還連累同僚破財
- 川普在俄烏斡旋中退出:累了,毀滅吧
- 實拍大溫這公園盛開的紫藤花瀑布
- 加拿大連發多條旅行警告 謹慎旅行
- 清末雲南:一百多年前的昆明老照片,很滄桑也很美
-
- 舉世矚目!美中台海決戰"提前打響"?
- 卡尼新內閣即將出爐 看年薪多少?
- 特斯拉銷量崩盤 發布Cybercab無線充電力挽狂瀾?
- 這選區將重新計票 自由黨或增一席
- 呼應COVID實驗室外泄論 川普新令瞄准中國
- 迪拜王子的溫村豪華公寓掛牌到期
-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加國第一座小型核電站將這兒建造
- 溫村這豪華公寓售價遠低於12年前
- 蓋茨擬捐幾乎全部身家 斥馬斯克殺最貧窮兒童
- 生意戛然而止 廣州外貿服裝廠紛紛停擺
- 王丹:中國為何這麼快就與美談判?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