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3 | 来源: 中时电子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从手机、电动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锂电池虽然好用,也有一些先天缺陷,除了需要设计安全机制外,其寿命较短、价格较高是主要难题。大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大幅降低使用锂电池的成本。
据《快科技》报导,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不断损失锂离子,手机电池用久了会充不进电,电动车充饱电池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
上海复旦大学公众号发文指出,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团队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该项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自然》(Nature)科学期刊上。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就能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基于这个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研究报告指出,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大量的关联知识,构建数据库,在多次实验后获得了这种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据介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000-60000圈,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目前,锂载体分子已通过初期实验验证,预计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不到10%,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可用于补锂、储能、光储一体化。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合作,希望能尽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院士带货竟是AI伪造!新技术如何才能用在正道上?
- 华裔教授研发新技术: 高层完全可抵御大地震
- 无毒新技术 可从矿石与电子垃圾提取黄金
- 无人曝光?董璇二婚,意外推翻了宁静的话
- 加国牙科福利申请被拒?一半人没戏
-
- 奇迹!男子在温哥华岛失踪经历磨难
- 本那比这周末免费户外交响乐/歌剧
-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 悲剧! 大温车祸 三岁女孩被撞身亡
- 手术要等一年 加男海外就医代价大
- 首付帮助对许多购房者来说极重要
-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值夜班后被开除 酒店女工暴怒 下秒举动令人震惊
- 在家办公已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 客机在伦敦附近坠毁 人员全部遇难
- 他从亿万富翁变身为中国最惧怕的批评者
- 参赛时遭遇车祸 大温华裔不幸不治
-
- 福特CEO:把中国汽车运到美国拆解"学习"
- 曝宗庆后有2段婚姻,与5个女人生下7个孩子....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被医生建议"死去"的患者:不给治疗、不让转院...
- 1/3加国人有这问题 疫情使其加剧
- 得知这些后,发现李欣莳被开除一点都不冤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