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上的名醫對集采仿制藥意見這麼大?

逼著名醫用集采的器械和集采的藥,好比逼著拎愛馬仕穿香奈兒的有錢女同胞去用大寶,擠地鐵,不氣炸了才怪。
這篇是春節前寫的,但沒發。醫保局正式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
醫保部門、藥監部門有關同志就集采藥品相關問題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
結果出來,但不信的人依舊不信,罵的人繼續會罵。這篇文章就是講講,為啥部分醫生,特別是北上名醫這麼討厭集采仿制藥。
1
仿制藥並不是只在中國存在,美國、日本(专题)和歐洲,開出的處方藥中,大部分也是仿制藥。美國的叫法不是原研藥和仿制藥,是品牌藥(Branded Drug)和白牌藥(Generic Drug)。在美國,仿制藥占90%的處方比例,大概17.5%的花費,非仿制藥占10%的處方,80%以上的花費,確實便宜非常多。按這個比例計算,在美國,非仿制藥(創新藥和原研藥)的處方價格,大概是仿制藥的40-50倍。

美國的仿制藥,同樣有爭議。FDA是仿制藥的主要推動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加快仿制藥的審批流程,提高效率,消除仿制藥開發和進入市場的障礙。美國輿論場對仿制藥的質量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丑聞也是接二連三。比如1989年的仿制藥丑聞,有公司把原研藥加一個包衣就去做一致性審批。後來美國的仿制藥廠的審核比較嚴格了,印度(专题)的藥廠又出了新問題。
有本書《仿制藥的真相》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裡面對FDA檢查印度仿制藥廠商有如下描述:
美國國內的視察向來遵守清晰的流程:調查員會不打招呼來到美國工廠,為了追查數據的來源和去向,他們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就像美國藥監局調查員何塞·埃爾南德斯所說:“我們進去,亮出徽章,然後通知他們開始視察。”調查員和被視察的場地之間的關系也很清楚:不能有關系。一位調查員說過:“新澤西(专题)的同事連一杯咖啡都不喝。”
但是海外視察的規章就不同了,往好了說也是渾水一潭。美國藥監局在海外的原則是不起沖突,免得外國政府卷入,引起國際事件。比起對峙,他們更加重視外交。美國藥監局會在視察的幾周甚至幾個月前就通知,然後被視察的公司作為調查員的接待方和旅行社,幫他們預訂酒店和地面交通工具。
檢查工廠,不打招呼突然襲擊;和提前幾個月通知,給藥廠准備時間是完全不同的檢查。中國藥監局的檢查方式我不知道,但至少從公開規則《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上,是明文規定不得事先告知被檢查單位檢查行程和檢查內容的。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