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北京這支箭還沒激起一絲漣漪
周二(2月4日),北京表示將對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征收15%的關稅,以此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新關稅。但《華爾街日報》認為,北京對美國的能源關稅注定無功而返。
周二早盤交易中,國際天然氣基准價格幾乎沒有變動。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隨著今年開始增加新的出口設施,其出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同時,在蓬勃發展的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
荷蘭銀行(ABN Amro)的分析師表示,中國2024年僅有6%的進口液化天然氣來自美國。美國官方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出口到中國的比重不到其總量的4%,遠遠落後於第一名荷蘭(14%)。
《華爾街日報》說,如果中方執行和延續對液化天然氣的關稅政策,可能會鼓勵中國進口商從其它地方進口液化天然氣。而美國可能會考慮將更多液化天然氣出口至歐洲,歐洲可能也樂意購買更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
“如果中國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下降,歐洲可能會受益。幾個月來,歐洲大陸的天然氣價格一直上漲,部分原因是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結束,以及冬季天氣寒冷。”報道說。
不管怎樣,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看起來已經做好准備,能夠從容應對局勢。因為運送液化天然氣只需要大型油輪,很靈活,不容易受到因需將貨物轉移至不同目的地的管道限制。
《華日》說,隨著大量新船湧入,船舶租賃成本最近跌至歷史最低點。加上亞洲的天然氣庫存充足,這些都可以緩解中方關稅對液化天然氣價格的影響。

圖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ex Van Lieshout/ANP/AFP via Getty Images)
此外,北京稱,自2月10日起,將對美國進口石油加征10%的關稅。中國是美國石油的主要進口國之一。到2023年,中國每天將從美國進口近100萬桶石油,約占美國石油出口的十分之一。
《華日》說,盡管中國是美國能源的巨大市場,但它遠非美國原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最大客戶,而且通常能源出口國可以輕松找到新買家。
美國原油價格周二回吐了周一的漲幅。周一的波動跟總統川普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通話,同意延後對加拿大關稅30天有關。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