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正在日本药妆店"爆买"如何防范用药风险?
2025年春节假期,日本(专题)各大药妆店门前排起长队,操着各地方言的中国游客推着购物车,将感冒药、肠胃药、止痛药等家庭常备药品扫入篮中。
货架前,王女士(化名)的购物车内满载着30盒太田胃散与20盒龙角散。导购员以中文告知“每人限购五盒”,她随即转身,示意同行的亲戚协助结账:“多准备些,这些对感冒发烧、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支原体肺炎以及新冠病毒都有效。”
大阪心斋桥一家松本清店的店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的客单价是平时的三倍以上,货架上的热门药品经常被抢购一空。“尤其是感冒药、头痛药、胃肠道家庭常备药,每人仅限购一件,但也有不少人会选择让同行的人帮忙分担。”
日本观光厅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中国访日游客达68万人次,其中73%的游客将药妆店列入必访清单。大阪心斋桥商圈药妆店春节销售额同比激增210%,感冒药、肠胃药等OTC药品占据销量前五名,尤以小林制药退热贴、大正感冒颗粒等家庭常备药最受青睐。为了满足中国游客的购物需求,药妆店的功能也在逐步扩展,从传统的销售药品转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支持服务。例如,一些药妆店开始提供食品销售,增设生鲜食品,以及提供健康咨询和检查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
因此,根据日本连锁药妆店协会(JACDS)的预测,到2025年,日本的药妆购物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药妆店数量将增长至3万家,年销售额超10万亿日元。
眼下,跨境购药迎来热潮,这也成为观察中国消费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窗口。

日本大阪的心斋桥是国人购买药妆的重要地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摄
跨境购药热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度我国医院患者每次住院的平均费用实现了5.2%的实际降幅,表明患者在住院费用上的经济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医疗保健人均消费支出为2460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9.2%。
尽管如此,贝恩咨询调研显示,中国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比重从2019年的5.2%升至2023年的7.8%,但消费者对国产药品信任指数仅微涨1.3个百分点。这种需求与供给的错位,推动跨境购药成为中产家庭的"安全感解决方案"。
阿里健康数据也显示,2023年日本OTC药品跨境零售额同比增长87%,其中35%消费者通过"线上下单、旅游自提"模式完成采购。这种O2O模式有效解决了药品跨境物流的时效难题。
中国游客在日本药妆店的购物清单上,感冒药、止痛药、肠胃药等常备药品占据主要位置。这些备受青睐的药品普遍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包装精美且使用便捷的特点。以日本着名的EVE止痛药为例,其成分明确、剂量精准,配合详细的说明书,让消费者感到安心。
王女士告诉记者,“不久前,我去了东京,那里的秋叶原鹤羽药妆店竟然推出了‘药品福袋’,内含诸如EVE止痛药、小林退热贴等热销产品,每个价值2万日元的福袋在短短半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当时自己只抢到一个福袋,所以,来到大阪心斋桥会继续加购这些爆款。”
春节期间的日本商圈,中文导购牌、支付宝立减标识与“福”字灯笼交织,构成魔幻的消费图景。
当中国家庭的药箱里堆满了贴有日文标签的药品时,这不仅彰显了消费选择的多样性,更是全球医药产业价值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生动写照。这场始于春节购物车的产业变革,正在倒逼中国医药行业进行从研发创新到零售服务的全面升级。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视频
相关功能
加西网微信公众平台
加西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