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爱情的胜利
-
封面图 | 《窗外》剧照
琼瑶去了。华人世界的「爱情教母」琼瑶阿姨以她「自我绽放」的方式去了。
她说,生如火花,去如飘雪。在「已尽力燃烧过后」,她翩然而去。
她的生命事迹、她的影响力,这几天很多人谈论。我看到新闻时,脑海里蹦出的是五个字——爱情的胜利。
1
首先是她个人爱情生活的胜利。
「爱情」这两个字伴随琼瑶的一生。她的爱情生活,高中时就开始了。十八岁那年,她读高三,用她的话说,「我的十八岁,是如此暗淡无光」。在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她爱上了一名比自己大二十五岁的老师。
尽管老师的妻子已经去世,但受身份、年龄、地位、道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两人备受压力。琼瑶高考落榜后,恋情被母亲发现。母亲非常不满,甚至到警察局及教育部门状告,老师被解聘,身败名裂,远走他乡。
与老师分手后,琼瑶再次参加高考,依旧落榜。不久后,失业在家的琼瑶和她父亲的一名学生坠入爱河,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二段恋爱。
这段恋情初期还算平稳。他们很快结婚,还有了一个儿子。琼瑶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作。出于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内心的挣扎,她用小说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第一段恋情的故事,那就是《窗外》。
《窗外》出版后,备受关注。但这种对爱情的强烈感受的表达和追寻,严重伤害了丈夫的感情。随着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误解、矛盾越来越多,两个人的感情破裂,以离婚收场。
小说的内容,以及她这段感情的破裂,也伤害了琼瑶与母亲之间的感情,两个人一度到了要决裂的边缘。母亲批评她是在出卖父母,「除了‘出卖’你的父母以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本事?我生你养你育你,竟换得你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你写了一本书来骂父母!」「你以为大家是喜欢这部作品,而买这本书吗?大家不过是要看看你的风流自传而已!」她不得不向母亲做出妥协,以平复母亲的愤怒。
琼瑶(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旧照(图片来自网络)
离婚后,处在人生低谷期的琼瑶开始疯狂般地写作。她把自己对爱情的想象、感受以及挣扎,倾注到小说当中。
她在文字中所展现出的对爱情的强烈的追寻和挣扎,得到了平鑫涛的欣赏与钟爱。
平鑫涛是《皇冠》杂志及皇冠出版社的社长,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作为出版社老板,出于对优秀作者的欣赏,在《窗外》出版期间,他与琼瑶有过文字往来。随着琼瑶的作品不断增多,两个人的沟通愈发密切。在文字往来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见了面。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视频
相关功能
加西网微信公众平台
加西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