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場太慘!港媒爆中國芯片業3項自主率
-
美國2日對中國半導體發動三年來第3波圍堵措施,除了限制芯片制造設備與用於AI的HBM(高頻寬記憶體)出口到中國,還有大約140家中國半導體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勢必重創中國。港媒還指出,對於微影制程(lithography)、離子植入(ion implantation)和塗布顯影設備(coater-developers)來說,中國自主比率更低於5%,美國最新管制措施一定會抑制中國芯片業發展。
《南華早報》6日報道,美國商務部2日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新禁令,限制24種芯片制造設備輸中,並將140家芯片相關企業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高頻寬記憶體是AI芯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封鎖目標,中國的半導體發展面臨更多阻力。
最新的管制措施影響了蝕刻(etching)、晶圓清洗(wafer cleaning)、離子植入、測量與檢測等領域的 24 種設備,中國在這些領域仍依賴進口。
北京安邦諮詢分析師陳力(Chen Li,音譯)表示,美國最新的管制措施一定會抑制中國半導體發展,從而導致短期內供應短缺,不過,供應短缺將在3到5年內得到緩解。陳估計,目前中國使用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中,只有 35% 是本地制造,明年本土化比率可能達到 50%。
數據公司頭豹(LeadLeo)分析師張俊亞(Zhang Junya,音譯)指出,新的出口管制主要針對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和 5G 電信領域使用的先進節點芯片,“在先進節點芯片領域,中國短期內很難完全取代美國技術”。
報道稱,目前光阻剝離劑(photoresist strippers)80%是中國制造,但蝕刻、薄膜沉積(thin-film deposition)、晶圓清洗等其他制程,中國國產化比率還不到30%。根據 LeadLeo 和 Frost & Sullivan 的數據,微影制程、離子植入和塗布顯影設備等三個領域,中國自主率更是低於 5%。
美國對中國芯片禁令升級。(路透資料照)
安邦諮詢分析師陳力表示,中國企業或許可以透過從第三國購買或儲存來規避制裁,“但合規和法律風險很高”,他指出,由於廠商庫存有限,而且出口許可證大都規定有效期限,可能很難續簽,如果出口管制進一步升級,“許可證恐被吊銷”。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