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3 | 來源: 羊君醫學翻譯筆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德國 | 字體: 小 中 大
作為一個被社會捶打過的成年人,一邊感性地哭,一邊理性分析原因。
我覺得自己一直像個分裂體,一半的我像孩子一樣控制著身體,一半的我游離在外,像父母一樣觀察孩子的言行,為她的進步開心喝彩,為她的失誤兜底買單。
所以我既是自己的父母,又是自己的孩子?真是有意思的想法。
大概是生理期快到了,大概是德國冬天本來就容易致郁,大概國內外都有一些瑣事需要處理,大概上課有太多陌生晦澀醫學術語,聽不懂學不會,沮喪挫敗,而接踵而至的月考又讓人沒有太多時間喘息。
人真的需要經歷,才會明白很多原本無法感同身受的情緒。
我的醫學翻譯課程裡,有很多醫護工作者,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很專業,對醫學知識更是熟稔,但在醫學翻譯這個陌生領域,他們也會感到無措,會受打擊。
這也是我在二碩課堂上的感受,我的同學大多是醫務工作者,原本就是直接用英語學習醫學知識的,上課的內容他們總會有想法,總是有話可說。而我腦袋空空,我也會感到無措,甚至感到自己沒用。世界真是個巨大的回旋鏢,以後要對我的學生們更好一些。
以前聽留學生講在國外會感到孤獨,會懷疑是不是他們太過依賴外界的情感支持,而我是i人,物質和情感都可以自給自足,肯定不會覺得孤獨。
但最近我才細細分辨出所謂的“不孤獨”到底是什麼,不是單純的說話社交,而是需要情感滋養。我在國內時一天也說不了多少話,但每天出門遛我家的小狗狗,我就美滋滋的。
即使兩人只是三言兩語,只是靜靜地坐在一起吃飯或者看兩眼電視,那種安穩平和的氛圍,就已經是一種非常深層的情感交流了,大概就是所謂的能量場平衡。
國內讀研時,在學校的國際項目當助理,都是學中文的美國學生。當時我的美國室友會哭哭啼啼地跟我講自己的焦慮和挫敗,甚至覺得中文無法表達情緒,會切換成英語哭訴。
我那時並不能感同身受,雖然嘴上會說安慰的話,但心裡會覺得她有點太過敏感了。我會覺得一個美國人,拿著美元在中國消費,項目提供的又是保姆式服務,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但人又不是機器,哪能設定好固定的參數,就能保持穩定的狀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家庭經歷假期死亡噩夢 被困在海外
- 「2025溫哥華三一環球時尚盛典」1月11日閃耀開啟
- 加國護照在最新排名中仍比美國牛
-
- 2025加國最佳現金返還信用卡榜單
- 大都會購物中心迎蛇年慶新春活動
- 快搶 本周六列治文年度鯡魚義賣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溫哥華這餐廳提供僅$20任吃自助餐
- 大冬天爬山迷路 加國華裔女子遇難
-
- 加拿大水轟炸機刷屏 遇上豬隊友了
- 曝900囚犯在加州滅火 萬一死亡無任何獎勵
- 四中全會未開不尋常 北京政局有變
- 洛杉磯大火掃過 就他家的豪宅幸存
- 列治文這建築周邊 民眾稱提心吊膽
- 圖:航拍被大火焚毀的洛杉磯社區 如災難大片
-
- 呼聲最高的他表示不爭自由黨黨領
- 流浪太空9個月!美國宇航員:沒被拋棄 我們吃很飽
- 一句玩笑 溫哥華夜總會X賬戶被封
- 加拿大第51個州?川普小心後院起火
- 今日要定生死!TikTok收到致命一擊
- 這樓盤限時三年特惠利率低至3.88%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