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3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德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據德國《星星》周刊報道:幾乎所有工業化國家都在減少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但德國人不是如此。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在中國為中國生產——這是大部分德國工業界采納的很有吸引力的公式。這就是為什麼德方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繼續大幅增長,而幾乎所有其他工業化國家都在放緩。今年上半年,德國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為73億歐元。後面很可能會繼續增長。僅特朗普在美國連任總統就確保了這一點。許多公司預計,一旦美國全力走向對抗,德中經濟關系未來會出現更大問題。所以他們想快速創造事實。
盡管存在種種政治擔憂,德國企業仍然依賴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方案將風險降至最低。該想法的第一部分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會下降。但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產量會會增加。這個公式的第二部分是基於對中國需求大幅反彈的希望。德國人將特別受益於此。但目前中國消費者需求疲軟的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這種希望就越脆弱。原本旨在最小化風險的策略現在已成為高風險的賭注。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競爭並不像正常資本主義條件下那樣進行。北京的中央計劃部門越來越偏向國內企業。即使競爭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自由發展,國內企業也能從將它們與國家和政黨機構連接起來的數千條線索中受益,並確保它們在非常難以理解的條件下獲得巨大的信息優勢。
德國工業忽視了重大中國危機的風險。德國汽車制造商,尤其是德國化工企業在中國正在走向刀尖險境。為了應對銷售停滯甚至下降的情況,他們加大了投資力度——尤其是在當地的研發中心。這自然會增加人才流失和德國技術的外流。這些投資並沒有增強德國的競爭地位,反而進一步削弱了它。
德國人再次希望比其他人更聰明。他們走的是自己的國家路線——就像俄羅斯襲擊烏克蘭之前他們在能源政策上所做的那樣。他們不關心德國政府的新中國戰略。他們強烈反對脫鉤的要求。他們甚至不顧日本和韓國的擔憂,而由於地理上相互靠近,它們應是最了解中國的。
這一切最終都會帶來一個糟糕的結局。德國工業的很大一部分沒有為應對重大中國危機做好准備。如果唐納德·特朗普的鷹派對中國發動猛烈的經濟戰,而這種情況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到那時,人們就能看到,德國企業是否可以依靠其所謂的無懈可擊的戰略,使其在中國的業務實現自給自足。也許,他們到時還是不得不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驚傳:德國大眾工廠或被中國企業收購
- 即將落入蘇聯人之手 看德國戰狼怎麼救人
- 點評:降息房價大漲,你可能想多了
- 跨洋訴訟曝中國富豪4千萬大溫房產
- 抓緊! Costco這會員優惠至少省$65
-
- 懸疑劇《漂白》首播好評一片!第一集殺瘋了!4大惡人太"嚇飯"
- 大饑荒以來最嚴重局面!習的無知害慘中國
- 泰國終於坐不住了:泰緬邊境驚現槍戰,4名毒販喪命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大溫本周末各項豐富多彩活動匯總
- 用唾液進行基因檢測 預測孩子天賦…
-
- 該不該批評鄭欽文?看看李娜的"贏球秘訣"
- "加拿大不賣" 省長加持這帽子大火
- 瘋了 男子搶加國優步司機的方向盤
- 他官宣參與競選 會是下任總理嗎?
- 央視曝光"毒衣服"致癌物超標90倍
- 潑天富貴 國外抖音網紅瘋湧小紅書
-
- 黑鷹+無人機 加拿大重兵邊境巡邏
- 北京電視台面臨關閉 蔡奇不淡定了
- 一旦增關稅 加拿大雪蟹就有大麻煩
- 補貼2萬4直抵 得免費熱泵空調!
- 鄭欽文澳網出局後 2位中國金花爆冷有戲
- 深圳男穿短袖游東北 24天未病 -30°C停留8小時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