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2 | 來源: 真采之家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時間長了我也養成了喜歡自由自在,熱愛大自然的性格。
大學畢業後,我結識了一位智利男孩,跟隨他一起留在智利,經營著他家200多畝的大農場。
現在我們正忙著策劃農場的對外開放事項,閒暇時我會跟工人一起上樹摘水果、澆水、施肥。
忙忙碌碌中感慨,好像這樣的日子有點“九萬裡悟道終歸詩歌田園”的味道。
(在復活島的我)
01
我叫嘉逸,今年25歲,是典型的上海獨生女。
在我的印象裡,上海自從2008年就開始飛速發展。自從舉辦了世博會,越來越多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相繼落成,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遠。再沒有了小時候街坊鄰居之間的熱熱鬧鬧。
我是獨生子女,爸媽對我的教育偏向於散養。用媽媽的話說:只要不違法,其他事情你想做就去吧,還給我報了那麼多興趣班。後來就連姥爺都說,爸媽太慣著我了。
爸媽的觀點是:只要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以內,只要我想學,就會盡可能多地滿足我。
長大以後,我的性格怎麼看都不像大家印象中的上海姑娘,沒有嬌滴滴的聲音和精致的生活習慣。更多的是喜歡自由,喜歡到處旅行。
現在想來,這一切都跟爸媽從小給我營造的家庭氛圍,有著直接關系。
(熱愛大自然的我)
早在我還上幼兒園時,媽媽每逢假期就提前一兩天跟學校請假,帶我出去玩。如果假期短,就去近一點的地方,像上海周邊的江浙滬。如果像寒暑假,則去全國各地的旅游景點。
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只要有假期,我都會被媽媽帶著到處跑。慢慢地,我也喜歡上了旅游。
18歲以後,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打零工賺錢,只要手上有點存款,就會跑去旅游。
讀高中時,我開始利用假期去各個地方支教。剛開始去支教的地方,是上海的郊區。
那裡有一部分小朋友,他們的爸爸媽媽是來上海務工的外地人員,雖然不是留守兒童,但條件相比起上海本地孩子,還是有些艱苦。
我清楚地記得,在一個蔬菜批發市場的二樓,有一家公益組織臨時搭建了一間簡易教室。教室裡坐著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我跟著幾個同學一起,在那裡做了一個多月的支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調入上海後 當年明月和"貴人"龔正多次沖突
- 一半加國人離月光僅差不到200加元
- 加拿大自由黨黨首選舉 兩熱門人選宣布退出
- 加元漲 小杜辭職對加國經濟意味啥
-
- 三大超模合體,卻丑哭全網:什麼陰間玩意兒
- 工簽持有者如何利用新政提升成功移民的機會
- 張柏芝三胎改名謝振天?謝霆鋒:欺騙大家對不起
- 《國色芳華》王擎的下場太慘!原來,這才是何惟芳重用朱福的真相
- 雍正王朝:聽懂太子唱戲打活王八,才明白他才是全劇隱藏最深的人
- 溫哥華島評為2025全球最佳旅游地之一
-
- 加國12月新增職位超預期 失業率降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西藏強震超300人傷亡 官方仍未公布失蹤民眾人數
- 圖:航拍被大火焚毀的洛杉磯社區 如災難大片
- 北京絕望!中國史上最大海外游客招標計劃失敗
- 財政部暗示250加元工薪族退稅要黃
-
- 外交部長趙美蘭稱不參與黨領競選
- 四女胸部塞"8條蟒蛇"入境 深圳海關傻眼:活的
- 48歲劉謙確診肺腺癌:停工後發愁一年300萬房租
- 特朗普34項重罪成立 但無任何處罰
- 特魯多:不可能成美國一部分 馬斯克:女孩 你說了不算
- 本來袁世凱手握一手好牌的,怎麼就越打越爛了呢?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