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12-02 | News by: 真采之家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时间长了我也养成了喜欢自由自在,热爱大自然的性格。
大学毕业后,我结识了一位智利男孩,跟随他一起留在智利,经营着他家200多亩的大农场。
现在我们正忙着策划农场的对外开放事项,闲暇时我会跟工人一起上树摘水果、浇水、施肥。
忙忙碌碌中感慨,好像这样的日子有点“九万里悟道终归诗歌田园”的味道。
(在复活岛的我)
01
我叫嘉逸,今年25岁,是典型的上海独生女。
在我的印象里,上海自从2008年就开始飞速发展。自从举办了世博会,越来越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继落成,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远。再没有了小时候街坊邻居之间的热热闹闹。
我是独生子女,爸妈对我的教育偏向于散养。用妈妈的话说:只要不违法,其他事情你想做就去吧,还给我报了那么多兴趣班。后来就连姥爷都说,爸妈太惯着我了。
爸妈的观点是:只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以内,只要我想学,就会尽可能多地满足我。
长大以后,我的性格怎么看都不像大家印象中的上海姑娘,没有娇滴滴的声音和精致的生活习惯。更多的是喜欢自由,喜欢到处旅行。
现在想来,这一切都跟爸妈从小给我营造的家庭氛围,有着直接关系。
(热爱大自然的我)
早在我还上幼儿园时,妈妈每逢假期就提前一两天跟学校请假,带我出去玩。如果假期短,就去近一点的地方,像上海周边的江浙沪。如果像寒暑假,则去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
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只要有假期,我都会被妈妈带着到处跑。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旅游。
18岁以后,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赚钱,只要手上有点存款,就会跑去旅游。
读高中时,我开始利用假期去各个地方支教。刚开始去支教的地方,是上海的郊区。
那里有一部分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是来上海务工的外地人员,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条件相比起上海本地孩子,还是有些艰苦。
我清楚地记得,在一个蔬菜批发市场的二楼,有一家公益组织临时搭建了一间简易教室。教室里坐着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跟着几个同学一起,在那里做了一个多月的支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调入上海后 当年明月和"贵人"龚正多次冲突
- 一半加国人离月光仅差不到200加元
- 鲁迅每天吃什么?在今天,多数人都不及他的标准
- 马伊琍的小18岁绯闻男友曝光!网友:不靠谱
-
- 王星回国了但网友想不通:为什么会选择拐卖明星?
- 周末大温超市优惠抢先看 扫货指南
- 大温地产经纪骗钱 兄弟俩可获赔偿
- 温哥华贷款经理 利率优惠手续简单
- 金钱能买到幸福吗?UBC研究怎么说
- 4.6万只"兔子"和这家独一无二的博物馆 大火中化为乌有
-
- 本来袁世凯手握一手好牌的,怎么就越打越烂了呢?
- 工签持有者如何利用新政提升成功移民的机会
- 加国12月新增职位超预期 失业率降
- 呼声最高的他表示不争自由党党领
- 双重标价 加拿大Costco又摊上事了
- 四女胸部塞"8条蟒蛇"入境 深圳海关傻眼:活的
-
- 他预计将竞选党领 30多名议员支持
- 两人将竞选自由党党领 有印裔的他
- 看到解放军救灾 日本网民:动员和响应速度太可怕
- 今日要定生死!TikTok收到致命一击
- 这种阴毒损招,只有中俄干得出来
- 突发!加国这省省长坐在警车中被撞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