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規模拒簽中國人參展:"丟掉幻想 准備戰斗"
-
美國人這次有點過分了!
根據中國香港(专题)《南華早報》的11月29日的報道,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即將在一個月之後舉行,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約4000家企業參展,其中約30%的企業來自中國。
然而,就在中國的許多參展人員幫著為展會准備的時候,不少人發現自己的簽證申請被美國拒絕。報道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反映有約一半的中國員工盡管持有CES的正式邀請函,仍被拒簽。
紐約(专题)咨詢公司iMpact創始人佩雷拉在領英上說:“這些員工在沒有得到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被拒發簽證。對於CES這類展覽而言,這是前所未聞的。即使在冠病疫情期間,如果你申請,你都可以獲得參加CES的簽證。”
而一位接受采訪的北京科技公司市場人員的話更令人吃驚,她說,在申請簽證時提供了CES的邀請函,但仍被拒簽,面試官似乎完全沒考慮這個邀請函的內容。在與業內同事交流後,她得知許多其他企業也面臨類似問題。“如果提到參加CES,簽證被拒的可能性高達90%。”
按理來說,前往美國參展需要申請商務類簽證,而商務類簽證被拒絕,無非是以下幾個理由。
1、目的不明確:簽證官認為申請人的真實目的不是去考察,所以給予拒簽。
2、有移民(专题)傾向:簽證官認為申請人假借商務考察之名,其實是來當非法移民的。
3、表格信息錯誤:申請人的DS-160表格(非移民簽證申請表)信息與面簽時的回答不符,如果面簽時申請人回答與表格信息中有出入,也會被拒簽。
可這些中國公司的員工都有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的邀請函,是正經八百被美國機構邀請去參展的,不可能有前面兩個問題,也不可能這麼多人出現第三個問題,為什麼還會遭到美國如此對待呢?
從一些權威人士的回應中,我們或許能夠察覺到微妙的原因。
此事發生後,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CES是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是主要參展力量。我們希望美國采取切實行動,減少簽證與入境等政策障礙,支持兩國在商務、科技等領域的更多交流。”
美國這麼做,只能夠解釋為在故意設置障礙,阻擾中國企業與世界的交流。
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創辦於1967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影響力的消費電子展,被稱為國際電子貿易的“立交橋”。
而今年的展會,無論是展館面積、參展企業、參觀人數是達到空前,除了常規的電子產品以外,更有火熱的人工智能板塊,還有700多家新能源汽車上下游展商。
上一屆展會更是差點成為了新能源車展,各大汽車巨頭的新能源車型悉數亮相,盡管華為(专题)、大疆等企業因為美國制裁而缺席,但中國的小鵬汽車展示的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獨樹一幟,成為當年展會的最大亮點。
可是今年,只有本田、起亞、現代等日韓品牌帶來了幾款新能源汽車產品,不見了中國品牌的影子。
由於今年又是中國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美國覺得自己辦的展會不能成為中國商品和中國人的主場,於是就在簽證上做了手腳,限制中國參展人數。
特朗普(专题)這還沒有正式上台呢,針對中國企業,遏制中國發展的小伎倆就開始出招了。這也提醒我們,特朗普的下一任期內,貿易戰的激烈程度將有可能超過以往,咱們需要“丟掉幻想,准備戰斗”。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