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11-01 | News by: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成为被遗忘的历史?
目前,很少人关注政策对被收养者的影响。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专门研究中国人口统计学的社会学教授王丰形容,“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工程“最可耻篇章的终结”。
一个连结全球女性被收养者的网站整理了许多人听到消息后的心情。其中一个人写道:“一想到我是中国送养的最后一代,就觉得很奇怪。”
格蕾丝.牛顿(Grace Newton)今年30岁,她在27年前从南京被收养到美国。现在当跨国收养被叫停,她欣慰看见未来不再有中国孩子要面跨国收养带来的“多层损失”,而他们终于能够在自己的文化中长大。
但同一时间,深层的担忧也出现,许多被收养者担心自己出生和收养记录的去向。“这些记录会如何被处理的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我们被历史遗忘的恐惧。”格蕾丝说。
在中国严打超生的时代下,父母因为害怕被罚,婴儿都是匿名被遗弃在街头或公共场所,很少会有出生纪录,“通常我们存在的第一个记录是遗弃证明”。
格蕾丝说,“就个人历史而言,这是我们能够找到自己在中国那段时间是谁的唯一资讯。”
现在,中国没有说明如何处理被收养者的文件。 格蕾丝害怕,中国可能试图遗忘计划生育这段历史,“假装那件事从未发生过”,而要被遗忘的东西也“包括我们”。
“不应该以儿童希望破灭结束”
丹尼尔在疫情期间曾经作了最坏打算,以后都接不了米洛回家。
实际上,出于对儿童虐待、伪造文件等担忧,各国紧缩甚至终止跨国收养已是大趋势。今年1月,挪威、丹麦接连停止国民从菲律宾、韩国及台湾等进行收养。5月,荷兰政府也宣布为了儿童福祉,不再允许公民申请收养外国儿童。
但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收养国。
格蕾丝说在美国,大家都会把收养看成是“三赢局面”,既能救助孤儿,又能满足收养和亲生父母。但当被收养者谈论自己寻根的经验或对外表不适的感觉时,“我们常常会被低估、忽视。”
“因为这些都不是人们想听到的关于收养的故事,尽管这些才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
格蕾丝希望中国政府也会为残疾儿童的家庭提供帮助,“这样身心障碍儿童就不必被送入收容机构,被收养也不用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9月底,负责海外公民服务的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和中国协调办公室的一名高级官员,就收养事宜会见了中国大使馆高级官员。会上,中方表示美国可以提交一份待收养个案名单。
“如果中美两国之间的收养合作关系必须终止,它不应该以儿童的希望破灭而中止。” 艾米说,“我们应该是在庆祝最后的300名儿童与家庭团聚而结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中国男子在韩国抢车「逆向连环撞」酿4车12人受伤
- 温哥华汇款/外币兑换 汇率最优安全
- 就因为这感染 加国少女手脚被截肢
-
- 尹大卫:BC已准备好了应对美国威胁
- "大一开学三周,我从宾大退学了"
- BC房屋保费大涨 这地方小心被拒保
- 急剧下降 加拿大12月租金跌至新低
- 这航空公司关加国运营 乘客陷困境
- 意外 BC省最适合搬入的城市已揭晓
-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大温三口之家开车撞柱起火2人送院
- 王星凌晨抵达上海,回国后首次发声:感谢祖国...
- 流浪太空9个月!美国宇航员:没被抛弃 我们吃很饱
- 这种阴毒损招,只有中俄干得出来
- 制裁国际刑事法院 美众院通过法案
-
- 财政部暗示250加元工薪族退税要黄
- 38岁刘亦菲现身宝格丽晚宴,瞬间梦回"白秀珠"
- 曝900囚犯在加州灭火 万一死亡无任何奖励
- 《甄嬛传》剧组时隔13年重聚,孙俪、陈建斌、蒋欣、唐艺昕等都到了,蔡少芬现场还原名场面
- 《大奉打更人》:十位美女排名,临安公主只能排在第三位
- 谁引发了山火?美媒最新调查指向新年放烟花的人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