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遠離胡適,並多次撰文抨擊他?
-
魯迅與胡適在中國近代文學史,特別是白話文運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當後人談及他二人的關系時,總會用一句“分道揚鑣”來形容。既然是“分道揚鑣”,在這場友誼關系中,是誰先離開的誰?
查閱相關檔案不難發現,還是魯迅主動遠離胡適,並多次撰文抨擊他…
那魯迅先生為什麼遠離胡適?
初識胡適,魯迅將其引為知己
20世紀初,正在國外留學的胡適在一場“文學革命”後聲名大噪。還沒等拿到博士學位,便於1917年應蔡元培邀請來到北京大學任教。
彼時的胡適不過26歲,他在北大一口氣開辦三門課程,並創辦哲學研究院。正是從這時起,胡適與魯迅展開密切交往…
1918年8月,魯迅在日記中明確提到:收胡適及二弟的信。可見,此時的魯迅與胡適已有交往。往後的6年時間,二人觀點基本一致,互相支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
魯迅在那段時間主攻白話文小說,隨便列舉下就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等傳世經典。倘若沒有這幾部經典作品的誕生,文學革命乃至新文化運動將會遜色許多。
在小說創作方面,胡適自認為不如魯迅。但他也不羨慕嫉妒,每當魯迅發表作品後,胡適會立即給予高度評價,他還多次稱贊魯迅為“白話文學運動健將”。
對於《狂人日記》《阿Q正傳》,同樣不吝嗇贊美之詞。
二人的關系在魯迅為《新青年》雜志投稿時達到頂峰。當時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多篇雜文,胡適幾乎每一篇文章都詳細拜讀。他還曾經對友人說過:看了魯迅寫的雜文,感動得一夜不能好好睡,時時想到這段文字。
當然,魯迅對胡適也多有支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過一篇名為《貞操問題》的文章,文章主旨是批判封建貞操觀,遭到當時社會各界一致批評。
魯迅緊隨其後,發表一篇《我之節烈觀》,內容與胡適觀點一致。後來胡適每每遭到其他學派攻擊時,魯迅也予以回擊。在大多數觀點上,二人幾乎保持一致,所以這段時間的魯迅與胡適除了相互支援、不時通信外還私下一起約飯,為對方的著作提供資料和指正。
總而言之,在長達6年時間,魯迅與胡適的關系可以說是知己好友。或許有人會說:魯迅曾對陳獨秀和胡適有過截然不同的評價,從這番評價中不難看出,魯迅對於胡適談不上親近,甚至認為他有些“陰險”。
但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敢愛敢恨的直爽性格。他雖然不贊同胡適一些行為作風,但並不代表他就全面貶低這個人。
不過,二人的關系還是在1924年之後徹底斷裂。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