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远离胡适,并多次撰文抨击他?
-
鲁迅与胡适在中国近代文学史,特别是白话文运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当后人谈及他二人的关系时,总会用一句“分道扬镳”来形容。既然是“分道扬镳”,在这场友谊关系中,是谁先离开的谁?
查阅相关档案不难发现,还是鲁迅主动远离胡适,并多次撰文抨击他…
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远离胡适?
初识胡适,鲁迅将其引为知己
20世纪初,正在国外留学的胡适在一场“文学革命”后声名大噪。还没等拿到博士学位,便于1917年应蔡元培邀请来到北京大学任教。
彼时的胡适不过26岁,他在北大一口气开办三门课程,并创办哲学研究院。正是从这时起,胡适与鲁迅展开密切交往…
1918年8月,鲁迅在日记中明确提到:收胡适及二弟的信。可见,此时的鲁迅与胡适已有交往。往后的6年时间,二人观点基本一致,互相支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鲁迅在那段时间主攻白话文小说,随便列举下就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传世经典。倘若没有这几部经典作品的诞生,文学革命乃至新文化运动将会逊色许多。
在小说创作方面,胡适自认为不如鲁迅。但他也不羡慕嫉妒,每当鲁迅发表作品后,胡适会立即给予高度评价,他还多次称赞鲁迅为“白话文学运动健将”。
对于《狂人日记》《阿Q正传》,同样不吝啬赞美之词。
二人的关系在鲁迅为《新青年》杂志投稿时达到顶峰。当时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杂文,胡适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详细拜读。他还曾经对友人说过:看了鲁迅写的杂文,感动得一夜不能好好睡,时时想到这段文字。
当然,鲁迅对胡适也多有支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过一篇名为《贞操问题》的文章,文章主旨是批判封建贞操观,遭到当时社会各界一致批评。
鲁迅紧随其后,发表一篇《我之节烈观》,内容与胡适观点一致。后来胡适每每遭到其他学派攻击时,鲁迅也予以回击。在大多数观点上,二人几乎保持一致,所以这段时间的鲁迅与胡适除了相互支援、不时通信外还私下一起约饭,为对方的著作提供资料和指正。
总而言之,在长达6年时间,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可以说是知己好友。或许有人会说:鲁迅曾对陈独秀和胡适有过截然不同的评价,从这番评价中不难看出,鲁迅对于胡适谈不上亲近,甚至认为他有些“阴险”。
但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直爽性格。他虽然不赞同胡适一些行为作风,但并不代表他就全面贬低这个人。
不过,二人的关系还是在1924年之后彻底断裂。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视频
相关功能
加西网微信公众平台
加西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