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9 | 來源: 入木三分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國慶 | 字體: 小 中 大
退役軍人用第290次獻血為共和國慶生,已累計獻12萬毫升血漿。
但凡事經不起細琢磨,如果按照半年獻血一次的標准,290次需要145年才能完成。如果一年獻血4次,則需要72.5年;如果按男性單次獻血最大量400毫升計算,獻血23年,12萬毫升需要一年獻血13次。
這位河南某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隊長,難道是點滿HP天賦、血槽條爆滿的超級血牛聖體?
另一則新聞則是河南南陽的60歲大爺通過種植瓜蔞年入百萬,爆改人生。
報道中,鄒大爺通過種植中藥材瓜蔞一舉致富,短短幾年內就讓自家的一小塊地實現年入百萬。
看似勵志的故事,卻沒讓躺平擺爛的網友們見賢思齊、閉門思過,一個個沒臉沒臊地搞怪:“我送外賣都買了10輛車了。”“我們村種瓜蔞之後,人均年收入都超千萬。”
看似荒誕的玩笑背後,透露著的是對這種“正能量”敘事的深深質疑和無奈。
如今的社會,充滿了所謂的“正能量”。無論是官方宣傳,還是社交媒體,仿佛每個角落都在彌漫著這種虛假的光輝。
(視頻截圖)
“正能量”如今被濫用到什麼程度?它不僅被用來歌頌個人奮斗,還被用來粉飾社會的不公與不合理。
你失業了?那是動態就業。
你窮了?那是消費降級。
你加班到深夜?那是彈性工作制。
每隔一段時間,新聞上就會出現一些“勵志”故事,諸如外賣小哥年入百萬、擺地攤月入數萬,甚至賣煎餅的都能買房置地。
這些看似鼓舞人心的故事,實際上是在用個別的成功案例掩蓋普遍的社會問題,就差把“貧窮是你不夠努力”幾個字寫在每個人臉上。
高高在上者善於利用冠冕堂皇的詞匯,用所謂的“正能量”遮蓋現實中的困苦和不公,為自己的剝削和壓迫披上一層亮麗的外衣,輕描淡寫地忽略掉那些不為人知的痛苦。
而獨立思考、講真話、做實事這些曾經被視為美德的品質,反而在如今的“正能量”氛圍中逐漸被邊緣化,被認為是“負能量”。
如果你被貼上“負能量”的標簽,就會被認為是人格和道德存在缺陷。社會對“正能量”的過度強調,已經超越了我們作為人的基本品格,如正直、善良、尊重與寬容,成為了一種可以隨時否定他人人格的標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沒想到 中國國慶節的場景 竟然出現在美國…
- 清華學生國慶怒懟丘成桐! 這事兒誰對誰錯?
- 楊子直播向黃聖依求婚,手拿鑽戒念....
- 大溫今天下雪?二月份會有大雪嗎?
- 這數據為加國央行1月降息打開大門
-
- 青幫女老大:青年扶丈夫上位,善終活到104歲
- IHIT:2022年大溫凶殺案"慣犯"認罪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BC省居民減少外出用餐以節省開支
- 民歌天後宋祖英真面目 趙本山在23年前就已料到
- 加國危機無限 這些人廣發$3千炸鍋
-
- 上海醫生吹哨集采藥,終於有人說真話了
- 加國Costco停車糾紛 男子暴怒打人
- 驚!BC新輪班制度 一些救護車無人
- 黃金時代開始!特朗普猛批前任政府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川普宣布"退出",對中美博弈產生重大影響
-
- 中媒發文:對習主席誇贊多多 川普只是欺軟怕硬
- 沖著郭京飛王千源去看的《漂白》,卻被40歲的跨界女演員給驚艷了
- 國務卿剛上任 魯比奧:俄烏戰必須結束
- 經濟很差!關稅並非加國唯一的問題
- 華人注意 加國升級赴中國旅行警告
- 加拿大成本太高 她搬到墨西哥生活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