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裡的一場重頭戲:意外而出奇的低調
-
陳破空評論文章:推遲了大半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今年7月中旬在北京舉行。有關這次全會的重頭戲 — 人事變遷,竟意外而出奇的低調。在公報的最後部分,有這麼幾小段文字: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丁向群、於立軍、於吉紅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全會決定,接受秦剛同志辭職申請,免去秦剛同志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開除黨籍的處分。”
三名候補中央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因有三名中央委員出事後騰出位置。但排在前面的中央候補委員依次是丁向群(安徽省委組織部長)、丁興農(火箭軍副政委)、於立軍(四川省委組織部長)。丁興農未能依序遞補為中央委員,卻讓排名第四的於吉紅(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超前,同排名第一、第三的丁向群、於立軍一起,遞補為中央委員。顯然是因為火箭軍高層集體出事,丁興農未能幸免,至少受到牽連。
關於秦剛,依然稱“同志”,宣稱他“辭職”,故而免去他的中央委員職務。對照今年2月底,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夕,當局宣稱“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秦剛辭去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當時並未稱他為同志。去年7月底,當局宣稱“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去年10月底,“免去秦剛的國務委員職務。”都是直接宣布免職,且不稱同志。
可見,最後,秦剛屬於某種形式的軟著陸,而且,出事一年多來,習當局處置他的調子越來越軟。為何如此?何以對秦剛網開一面?
第一種可能,與秦剛發生私情並生育共同小孩的傅曉田,前鳳凰衛視高級記者,根據各方消息,早先應是中共間諜,後來又變身為英美間諜,雙面間諜,或棄暗投明。但與之相好的秦剛看來並非間諜,而且可能對傅曉田的前後身份不知情。於是,審查的最後結論,極可能是,秦剛本人並未“投敵”,屬於犯下嚴重政治錯誤,至少不再適合擔任外交部長、國務委員和中央委員。
第二種可能,看在第一夫人彭麗媛的面子上。因為秦剛的升遷,尤其連升三級、成為副國級領導人,各種信息渠道顯示,彭麗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剛夫人林彥與彭麗媛交好,兩人互送月餅,僅僅是其中一個情節。極可能,彭麗媛與林彥,或習近平夫婦與秦剛夫婦之間交情匪淺。於是,看在這種關系份上,也是為了保全彭麗媛的面子,秦剛獲從輕發落。
第三種可能,正如國內和國際上紛紛傳言:秦剛或已死亡?根據這些傳言,秦剛要麼死於酷刑、要麼死於自殺。既然人已經死亡,查處就沒有必要了,甚至宣布某種罪行也不那麼方便了,連個“生活作風問題”都不提了。或許,正是為了掩蓋秦剛的非正常死亡,習當局才想出了“主動辭職”這個點子?讓事情模糊了事。以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最後宣告為界,此事不了了之。秦剛至今生死不明、下落不明。但習當局顯然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至於李尚福和李玉超,前國防部長和火箭軍司令,均擁有上將軍銜,受查處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應在預料之中。但相關的措辭簡單而低調,而且拉了一個級別極不對稱的中將孫金明來陪綁,同時宣布開除這三人的黨籍。這裡有兩處疑點:
疑點之一,為何不直接說開除李尚福、李玉超的中央委員職務?他們兩人失去的中央委員職務和秦剛“辭去”的中央委員職務加在一起,剛好構成三個候補中央委員的遞補。疑點之二,為何把既非中央委員、也非中央候補委員的孫金明提到三中全會上來處置?以孫的火箭軍參謀長和中將身份,完全應該在對應的單位裡做對應級別的處理,比如在火箭軍裡,就有可以開除他黨籍的黨委會。何必小題大做?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