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记”应该感到羞耻
伊拉克战火还在燃烧,相关真假新闻“异彩纷呈”的时节,我很
想听到“我们的人”来自战争前线的客观中立报道,然而,没有。
“我们的人”,那些速度惊人的新闻系男运动员,全撤到“警戒
线”外壁上观去了。
此时,惊人的消息传来,“香港凤凰卫视战地女记者闾丘露薇冒
生命危险进入巴格达,成为战争打响后第一批进入巴格达的中国
记者”消息还介绍,“闾丘露薇曾三次进入阿富汗,是进入阿富
汗的第一位华人女记者。此次又成为进入伊拉克战地的中国记者
第一人”
战前,内地不少媒体记者赴伊拉克赶场,准备在第一时间第一现
场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向国内报道战况。然而,战争的警报还没
正式拉响,一脸庄严与正义的内地男记者,哧溜几声都从巴格达
作鸟兽散,闪到伊拉克周边国家安全范围内,轻松愉快地继续工
作去了。
到底识时务者为俊杰,“人是最可宝贵的”,命是不能丢的。但
我不明白,那些无冕之王,桂冠名记,青年才俊,中国“男记”,
启程巴格达的原始动因,就是为了最终抵达伊拉克周边国家,忙
时旁观,闲时“转帖”吗?枉费差旅费,浪费国家资金外,他们
现在所做的工作在国内完不成吗?
观看台中央的战事新闻直播,时常发现,外国通讯社相关文字和
图象消息已经通报全国,远在温柔他乡,梦在鼓里的所谓前方记
者,在“导播接通”电话后,依然热情贩卖后方已作后话的实质
旧闻,全当国内观众还指望他的后话了解战事全新进展。
我一直对政府多年来在国际事务中的“弃权”态度表示遗憾,对
韬养和绥靖政策痛心疾首。我想,有朝一日,在世界舞台上,只
要机会来了,我们的非政府首脑机关和人员定能显示大国的气度
和风范。殊不知,白纸黑字,我们最擅长吹嘘责任和使命,奉献
和牺牲的新闻工作者,当他们的东西方同行仍旧坚持在围城中奉
献,在硝烟中牺牲时,他们却义正词严理所当然地缺席了——代
表一个大国,代表一个大国的新闻工作者。
保全性命,安全第一,留得青山在,才有纸钱烧,何况,他们的
上级也是如此口头劝导告诫他们的,他们曾在前次海湾战争中落
下后遗症的同事也是如此流泪告诫劝导他们的。在“弃权”的选
择上,他们非首脑,但是他们的脑子很首脑。
“新闻发生时,我们在现场”,不是用来说的,是需要做的,那
些在围城和硝烟中“做事”的东西方记者,同样在自己的国度知
名、权威和“宝贵”,他们同样有家小友朋,他们却义无返顾,
越是危险越向前,为什么?不就是国内“媒人”也哭着嚷着要兑
现的职业精神,信念支柱,和简单的理由——“我们选择了这一
行”吗?
正因为此,我对香港凤凰卫视战地女记者闾丘露薇表示最大的敬
意,无论她的立场观点如何,但她的传媒信念,她的职业精神,
她的勇毅,她的果决,都让我敬佩。
在昨天的帖子《向伊拉克人民致敬》中,我说,“昨晚,一名身
在约旦又很勇敢的台中央女记者梁玉珍(我记住了这个名字,比
较起来,那些类似第二现场都不敢或者不愿前往,靠躲在伊拉克
周边国家绝对安全范围内,向国内贩卖乱糟糟“新闻”的男性中
国新闻人应该感到羞耻!)……”
复旦毕业香港工作的闾丘露薇英文名“Rose”(玫瑰),她被誉为
“战地玫瑰”,于此,我自然联想到“铿锵玫瑰”。与进驻第一
现场的闾丘露薇比,梁玉珍还有差距,但毕竟还是去到了第二现
场,没有给“铿锵玫瑰”抹黑,也算得上“战地玫瑰”。赞美两
朵玫瑰的时候,我不想用恶俗的熟语唠叨“中国的男人怎么了”,
我只想就事论事,质问一下:那些只配充场外观众的男性中国记
者,在两位女性同胞同行行事作为面前,你们不感到汗颜与羞耻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