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自己相熟的經紀,買樓花的二大主力是不是小留和炒家。
前二年因為政策鼓勵,小留數量達到頂峰,現在的小留和以往的樸素傳統小留不同,家境都較為殷實,加上留學買房回國賣房賺學費傳說,10個小留九個買房,這中間相當部分買的是樓花。
20%外國買家稅,2%投機稅,小留哪個都跑不了,這種負擔,傻子才會繼續收屋。
再說炒樓花的,除了樓市下跌預期利潤泡湯外,樓花交易透明化帶來的稅務問題也是炒家卻步的因素,可以預期,樓花炒家將大量退場。
這二大樓花主力拋售或拒絕接盤,樓花市場的寒冬,隨著樓花交割量的湧現,來了。
小留,炒房的基本都集中在一房,總價本來就低,跌也跌不到哪去
樓市交易透明化是怎麼都不會改回去了, 早該這樣了, 太落後
這個其實有點假命題。
你看看前天放出來的那個50萬從東買到西的加拿大房子。其中只有多倫多,溫哥華,維多利亞這3個城市是用50萬只能買一室公寓的,其他的基本都是獨立屋。所以,不能說整個加拿大的房價都很高,只能說就這麼幾個城市比較高。因此,這只能說是個別現象,不是普遍現象。
就大溫來說,新的高層公寓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希望購買的,買樓花也就是這麼幾年的事兒。那麼前幾年買樓花的現在面臨交房的問題,如果不是剛需,那麼趕緊賣出去未嘗不可,畢竟還有小賺。如果事小留買了幾年,自己的學上完了,不喜歡再留在這裡住,賣出去也不虧。所以這最多只是個市場調整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