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每一次大选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是表达华人的诉求、积极参与主流政治的机会。
今年华裔参选人数多达62名,人数创下历史之最,比2014年的55名参选候选人还多出7名,席位从市长、市议员、学务委员到公园局委员。他们背景各异,政见也不同,但作为竞选中的华人面孔,他们的出现再一次加强了华人在加拿大政坛的存在感。
在竞选如火如荼之际,温哥华天空采访了一些华裔候选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竞选情况。 并为大家整理这些优秀华裔候选人的资料,选择您所支持的人,投下宝贵的一票!
列治文市长候选人:
陈卫平(Lawrence Chen)
陈卫平,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是108加拿大体育运动学院的一名讲师,同时也是Interlink Realty公司的兼职房地产经纪人。他是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的选战熟面孔。先后参加过6次竞选,包括省议员和列治文市长,去年是他第3次参加省选竞选,以往竞选皆以惜败告终。陈卫平表示,他将参选视为实践西方民选制度的方式,希望通过参选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他不在乎参选结果,重视的是实际参选的过程。他从2007年开始在列治文生活和工作,并在列治文办公。
竞选纲领:
改善社区邻里安全
改善列治文医院服务
改善列治文的道路和交通
保护列治文的环境
为年轻人和新来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郭红(Hong Guo)
郭红,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萨省里贾纳大学社会学硕士,安大略温莎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卑诗省、萨省省双省执牌律师十七年职业律师经验,加拿大房地产消费者保护协会会长,2002年至2005年期间,被中国国务院外国外专局聘为专家、高级法律顾问回国工作;2009年重心移至卑诗省列治文市,2013年加拿大十佳杰出女性,并创立郭红律师事务所。今年6月宣布竞选列治文市长,并在近期一直活跃于竞选活动中。
竞选纲领:
1. 我会组织公民投票,给市民机会来选择骑警RCMP 或组建市警,改善城市安全问题。
2. 与联邦和省政府共同推进Massey Tunnel 的重建项目,改善市政交通问题。
3. 减少复杂繁琐的建筑审批程序,加速开展房屋建设,改善可负担房屋问题。
4. 减少物业税,承诺永不超越通涨率。
5. 为列治文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著名学校建立分校,全面提升列治文。
我们今天的决定将主宰列治文明天的命运。我们必须着手建设2040-2060年的列治文,我们需要联手创造一个安全,高效,公平,繁荣,包容的多元化社区。创造一个让我们的下一代感到骄傲的城市和家园。
韦立峰(Cliff Wei)
韦立峰,2002年移居加拿大,亦是市长候选人的老面孔,他曾在2011年选市议员,但落败;2013年参加省选,参选Richmond东区省议员;2014年转战市长一职,与另一个市长候选人李溢,一同挑战当时担任市长的马保定,同样以惜败告终。今年他卷土重来,继续竞选市长一职。此次竞选,他希望改善市民的生活,减少他们的生活压力;着手处理医疗、警力、学校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等等。
列治文议员候选人:
何锦荣(Jonathan Ho)
何锦荣,21年前从香港移民过来加拿大。其中20年一直在银行工作。曾参选并当选了Richmond的学务委员。
-1997年从香港移民来, 一直住在列治文市至今。
-1998年开始在道明银行集团工作至今。
-2014年当选列治文学务委员至今
-2016年成功在列治文校区推出TWOKAM Day(与孩子谈论金日), 积极在学校及社区推广金钱及理财的教育。
-TWOKAM Day 於2016年得到B.C.省省督及列治文市长的嘉许及表扬。
-现任加拿大皇家陆军少年团的列治文地区代表。
-2011至2014年担任电台每周时事节目的嘉宾主持。
-曾服役於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
竞选纲领:
1.对于房屋的可负担性问题,增加可负担出租单位的供应及倡议参考亚洲某些地区的成功经验, 例如香港在英治时期的"居者有其屋"计划, 在既不影响房地产市场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的同时, 又可以帮助年青人能够在列治文置业安居的需要。
2.检讨市政府每年不断增加的地税以及市政府坐拥数亿元储备的计划安排。
3.充份发挥列治文市的地理优势(邻近机场, 海港, 等等), 加强列治文市成为加拿大西岸连接亚洲发展机遇的窗口,带动更佳的经济发展。
4.检讨市中心的发展规划以及交通配套措施的安排, 改善交通的流畅度。
何强新(Sunny Ho)
何强新,25年前从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列治文成功的企业家,目前担任列治文总商会主席。他认为列治文的未来将建立在开放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这一切是他自己成功的基石。何强新先生立志要加强列治文对于企业的欢迎,同时建立一个宜居、可负担的城市,治安良好,保持低税率。
竞选纲领:
1. 增加可负担房屋供应。
2. 严禁大麻在列治文零售。
3. 增加警力和消防服务。
4. 支援本地农名和农业。
5. 提倡一个包容性的社区。
卢仙泳(Alexa Loo)
卢仙泳,作为第四代华人企业家,曾是奥运滑雪好手,现职执业会计师,她期望为列治文解决多项问题,包括缓解交通挤塞、提升房屋可负担程度、确保市内治安、推广社会和谐等。卢仙泳以「连系」(Connectivity)作为她的政纲主题,在可负担房屋、就业、交通、康乐设施、卫生服务、治安和食物安全上作出承诺。她承诺支持市内商户,从而增加市内就业机会。
竞选纲领:
1. 使列治文成为最宜居的城市,使人们更加快乐,健康。
2. 通过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提高人们的支付能力。建造经济适用房,并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托儿空间。
3. 让公园、娱乐设施和社区中心提供聚会的空间。倡导更好的交通、更安全的自行车道和更好的公路连接,以便我们能够提高出行效率。提倡更绿色的交通选择和减少拥堵。
4. 为安全而战: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消防站、卡车和消防员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警力来保障我们的安全,并在十字路口安装交通摄像头。
张哲(Zhe Zhang)
张哲,出生与成长在辽宁,后来到北京上学,学的是政治专业,毕业后也是在政治领域工作,所以政治的议题对张哲来说特别熟悉。 与很多人一样,张哲后来选择了留学与移民的道路,我最初在澳洲学习信息技术和商业,后来从事国际贸易和技术创业,在移民加拿大后经常行走于澳洲与加拿大之间。
在加拿大的政治参与对我是全新的实践。我希望能够在社会正义,技术创业,经济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为这个新的国度作出贡献。
竞选纲领:
1, 房屋可负担:
视具体居住情况对第二所房进行征税, 所得税款对租客进行补助;
对八年内第三次买房的买家进行征税,所得税款用于补助只拥有一所住房的房屋所有者;
学习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改革住房体制。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列治文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真正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唐人街;
弘扬佛教与国学, 邀请高僧大德到加拿大弘法。
3, 社会创新
用中华文化的方法去解决治安,大麻,毒品,精神健康等社会问题。
4, 经济繁荣
十大计划, 把列治文建成贸易的城市,都市农业的城市,花园城市,旅游城市,创新的城市,资本的城市,人才的城市, 知识的城市,充满机会的城市和艺术的城市。
刘海(Peter Liu)
刘海,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很多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其中包括科技行业、葡萄酒和科技教育行业。刘海在管理企业之余也热心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刘海担任加拿大华联会、乔治亚海湾罐头厂遗迹保护协会、列治文关爱协会、1029咖啡馆、加中体育基金会和电子扶轮社理事或会员。刘海希望他的创新概念和服务意识能够运用到城市管理上,将会使列治文的未来更加美好,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城市。
邓伟雄(Derek Dang)
邓伟雄,于1996首次当选市议员,之后连任五次市议员。米纳路主要设施建筑顾问委员会主席。邓伟雄提议市政府进行警察模式研究并且分析是否是列治文最佳选择,更加利于城市的安全、有效、经济发展和有效治理。
区泽光(Chak Au)
区泽光,现任列治文市议员。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曾在香港社会福利处工作,其主要工作为儿童的感化教育。于1998年移民至加拿大,1999年至2011年连续担任4届列治文市教育局学务委员,2011年参选列治文市议员成功,并于2014年成功连任。20多年来,一直担任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健康促进辅导小组的项目负责人。
张永红(Melissa Zhang)
张永红,金融服务专家,自13年前移民至加拿大,她表示多年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的慈善工作,让她更加能够了解民众的心声,社区的需求,当选市议员一定会为民请命,为民发声,必须要在市民与市政府之间加强沟通,促进各族裔之间的和谐与共荣,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力量,让列治文在各个领域均衡发展。
姚君宪(Henry Yao)
姚君宪,出生于台湾,小时候随父母一起移民到加拿大,毕业于UBC大学心理学。姚君宪很荣幸的能成为列治文独立市选团的成员之一。列治文独立市选团的第一宗旨就是抵挡特殊利益对市政府的政策干涉。所有团体成员都被要求要以民意和社区利益为重的宗旨来服务社区。姚君宪鼓励华人和主流社会一起合作为列治文,卑诗省,和加拿大继续建立一个文明,公平,富有和美好的民主社会。
列治文学务委员候选人:
李溢(Richard Lee)
李溢,从事律师生涯30多年,李溢曾任刑事律师、检察官及事务律师,他一直严格守信,坚持道德操守,维护客户最大权益。他还担任救世军义务律师,提供免费法援服务。李溢深信法治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都受到同样法律的约束。只有通过立法,才可以法制法,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想法促使他踏上从政之路。多年来,李溢参加过八次选举,其中三次当选。在1984年,李溢成功竞选为卑诗省美力市 (Merritt) 市议员,也曾在2005年,出战本拿比学务委员获胜。在法政两个息息相关的领域李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及深厚人脉。
竞选纲领:
1. SOGI政策的通过是错误的,我们现在必须修正它;
2. 我们需要管控大麻的具体政策和法规,而不是拖到以后解决;
3. 我们需要维多利亚承诺为我们的城市中心建一所学校,并及时为我们所有处于地震危险中的学校进行升级,而不仅仅是四所被点名的学校;
4. 为我们的学生(项目和设施)、教师和CUPE工作人员,提供额外资金,建立一个稳定的公共教育体系。
李震宁Jason Zheng Ning Li
李震宁,8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14岁移民加拿大,移民17年,大学就读于SFU, 在校创建学生会,并担任主席四年,期间组织多次义工,慈善筹款活动,锻炼了出色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目前,从事大型活动演出主办和连锁餐饮行业,在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的认可,是年轻人的榜样。他致力于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可以使每个孩子都快乐健康的成长,免受欺凌和歧视。让孩子们可以享受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竞选纲领:
1. 建立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2. 融合中西文化,传递不同声音
3. 致力维护校园安全
4. 凝聚年轻力量,致力改变社区
James Li
James Li,出生在中国,同济大学硕士学历,2004年起居住在列治文。十几年来我积极从事公益事业:我担任过选举义工和中文论坛管理员义工,组织家庭和儿童活动,出任业主委员会委员,出任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作为一位BC省持证早教老师,我热爱儿童教育工作。多年以来我在列治文的非盈利日托中心担任早教老师,我在列治文市中心社区中心的学前班担任过自闭症儿童的辅导老师,我还从事过特殊需要儿童的行为辅导工作。
目前的教育部门在制定影响到公校,私校和教会学校等所有学校的政策的过程中,家长们的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孩子们的权益没有得到保护。作为一位长期服务社区的义工,我了解加拿大社会体系,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参选才能改变现状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们。作为在读学生的家长,我非常理解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
竞选政纲:
1. 尊重家长权利,保护所有儿童的权益
2. 增强校区和家长沟通,提升家庭参与度
3. 提升教育质量
4. 提倡公校开设浸入式中文课程
5. 增加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
6. 我反对6月27日通过的SOGI政策,禁止大麻以及相关产品进入校园,同时我也关注提升校园设施,校园安全,反欺凌,营养午餐等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议题。
Grace TSANG(曾赖嘉丽)
Grace TSANG(曾赖嘉丽)出生于香港,1975年随父母移民加拿大,1993年与丈夫移居列治文市,育有一子一女。曾经在2005至2014年间连续三届连任为列治文教育局学务委员,并在任期间曾担任列治文教育局副主席。2014年曾参选列治文市议员。此次再次参选学务委员,希望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广大列市市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参选政纲 ﹕
1. 保持三级政府沟通,争取优化教学条件。
2. 提高抗震能力,兴建市中心学校。
3. 认真聆听各方意见,保障家长权益。
4. 保护学生既免受欺凌,亦不被大麻毒害。
5. 保障学生能在邻近学校就读。
Sharon Wang (王蓉)
王蓉,作为一名母亲,同时也是一名加拿大注册护士,现任大学护理讲师。个人移民加国近二十年,中英文流利,自身经历过卑诗省从高中到研究生的系列教育,拥有护理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也一直从事社区参与的卫生教育工作,对本地的公共教育卫生系统的运作方式有着多年的经验。
这次参选的初衷是为了列治文的孩子们能有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 更加完善健康的公立教育系统。众所周知,加拿大有着全球公认优质的公立教育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基础设施的老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现有的公立教育系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竞选纲领:
1. 改善教学环境的安全质素
2. 倡导健康宽容的学习环境
3. 鼓励家长合作的教学模式
4. 构建公众对话的互动机制
5. 发展特色教育的多元体系
6. 支持师资培训的良性循环
黄秀玲(Alice S.Wong)
黄秀玲,自1992年我与丈夫居住列治文市,育一子一女,唡子女皆毕业於列治文公共教育系统中学。从2001年便积极参与校区和社区的义务工作。
曾担任BCCPAC家长讯息资源统筹、列治文校区家长咨询协会副主席、列治文华人家长会主席、William Cook小学和A.R.MacNeill中学家长咨询会主席。曾当上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海事青少年团长官,服务长达近九年。 现为防止滥用毒品教育D.A.R.E BC Society董事会成员。
如成功连任,以个人的道德操守、经验、领导能力,赍续为家长和社区服务。
竞选纲领:
1. 倡导更多教育资源,提高公共教育系统质素
2. 制定政策, 禁止大麻和含大麻成份的製成品带进学校。教导学生对大麻的认知和祸害。
3. 加犟对青少年情绪、精神、身心健康的认知和教育
4.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事务
5. 尊重、聆聽家长的宝贵意见,维护家长应有的权利。
6. 倡导加快为学校地震工程计划的拨款,保障教职员和学生的安全。
7. 列治文市中心增建一所新学校
Ivan Pak
Ivan Pak,1996年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并定居于列治文,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八十年代留学英国。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第一代互联网科技人士,资讯科技的先行者。流利中英语能力。
关注孩子教育质量。身心发展健康。 Ivan在列治文工作. 有自己的IT公司, 提供客户网络技术支援.
竞选纲领:
学区安全环境
1。 强化教育局各项政策,确保所有在校人员, 包括学生, 老师及教职人员有舒适,安全的环境。反对学区内任何欺凌,歧视言行。
2。 禁止在学校范围吸食大麻或任何有大麻成分的产品。严禁任何与大麻有关的产品标志,品牌,商业赞助等在学校出现。
3。积极推动教育局争取省教育部门努力改善本市学校设施的防震安全.
4。推动教育局向省府争取在市中心新建小学以解决城市发展下,市中心地区的就学需求.
提升教育质量
1。支持教师及其他教育人士的职业发展, 并积极争取资源帮助教师提升学术水平.
2。积极寻求社区合作,设立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
3。加强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校支援, 强化英语语言能力训练。
4。加强对弱势学生的以及拥有特殊天赋学生的支援. 积极推动更多的中学设立类似MINI SCHOOL的学习项目。
关注家长权益
1。鼓励家长参与孩童的学习, 积极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童的情况.
2。增加学校资源, 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在校学习环境,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并积极发表适合儿童学习的意见.
3。敦促学校尊重家长的意见, 保持与在校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4。积极推动学校局及非英语为母语家长的紧密沟通, 争取教育局在所有公开会议上常设语言翻译。。
黄淑霞(Elsa Wong)
Elsa Wong,是加拿大亚太商业协会的会长,在里士满生活了超过25年。她相信我们孩子的未来始于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竞选政纲:
1. 主张加快推动学校进行防地震升级,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身心健康服务。
2. 与相关人士合作,为学生建设更美好的将来。
3. 提高管治透明度和问责性。
翁善恆(Eric Yung)
翁善恆,健全的教育制度对培育下一代影响深远﹐因此期望能积极参与改善教育制度﹐让下一代有优良的成长及杰出的未来﹐回馈社会。新课程有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但也必须谨慎管理,以确保学生的最佳成果,而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本拿比议员候选人:
本那比没有华裔竞逐市长,只竞选市议员和学务委员,本那比市民协会(BCA)与本那比优先平分秋色分别派出叁名华人参选。
Alain DENG邓亚南
Alain Deng出生于中国,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法语和英语双学位。移民加拿大前,在中国从事旅游和国际贸易行业。2003年移民至此,如今和妻子儿女已在加拿大生活了15个年头了,并安居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本拿比。如今,他所经营的企业包括建筑材料、加工制造、仓储作业,为市民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他也是联邦保守党本拿比南区EDA董事会董事。
怀着追求社会正义的热情,Alain Deng热心服务社区,关心和参与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治事务。多次参加联邦保守党的政事讨论和表决。他倾听民众的声音,关心选民的要求,迫切渴望自己能在本拿比市议会里兢兢业业,为市民们发声、服务。现在,Alain Deng代表本拿比优先联盟(Burnaby First Coalition)出战竞选本拿比市议员。
竞选纲领:
如今本拿比市政府面临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政策作出改变。Alain Deng着重关注以下几个议题。
1. 市财政有过多盈余,却不舍得投资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上,没有及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
2. 大麻的合法化的日子即将来临。面对着这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后果谁都无法预料。Alain Deng认为不能随意地让大麻在本拿比销售,直到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施行有效的政策为止。
3. 本拿比存在着交通拥堵问题。堵车,不仅浪费时间、金钱,更会污染空气环境。在加拿大其他拥有同样人口数量的城市,它们在解决交通问题方面比本拿比好得多。Alain Deng坚信只要有一个的优先考虑的正确交通发展计划,即使是个挑战,市民们今后在本拿比开车也能享受到安全和顺畅的道路环境。
4. 缩减警务开支不是节省财政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公众的切身安全。Alain Deng将会不遗余力地适当增加本拿比警队力量,让警察数量占人口的比例达到正常的范围内。
Charter Lau(刘智达)
刘智达曾经做过本拿比学务委员候选人,本拿比优先联盟反对大麻进入本拿笔,希望能禁售大麻。其次,希望打破“一党独大”的局面。本拿比市民协会(Burnaby Citizens Association)在该市长期执政,在警力方面投放不足够,这对市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目前本拿比的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十几,可警力只增加了4%。如果能投放更多的警力,类似申小雨之类的惨剧或可减低机率。
王白进 James WANG
王白进于1996年从中国来到加拿大。他出生在美丽的南方城市苏州,他在西安长大,这是一个以其丰富的历史和世界着名的2000年历史的兵马俑而闻名的中国西北城市。他的家人在本拿比生活了15年。詹姆斯于2008年当选为本拿比教育委员会的受托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在加拿大当选的移民。他作为BCA学校受托人的贡献和过去三年的参与对促进本拿比公立学校系统中所有儿童都有益的重要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王白进于2011年再次当选为学校理事,2014年担任市议员。
Heather Leung梁汉华
梁汉华,三个孩子的母亲, 基督徒。她决定参选是因为:她认为传统的家庭价值和教育是一个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本拿比的公校似乎正与此背道而驰。2011年,她率先发现并带领数百名家长抗议学校局通过有违家长意愿的不当政策。
梁汉华将禁止在本拿比出售大麻,直到她相信它对城市公民和学校儿童没有任何伤害。目前的职业:职业治疗师。
学务委员候选人:
刘慧卿Emily ZHANG
2001年移民加拿大,我的价值观与本拿比绿党的价值观一致。我想为我的加拿大家乡本拿比市做出贡献。我将带来多元文化视角,并致力于终身学习学校受托人的角色。
Gary WONG
Gary确保教育质量得到保持,并为所有本拿比学生提供安全的环境,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我过去作为Langara学院的校长,本拿比公共图书馆和太平洋蓝十字会的受托人,本拿比家庭生活研究所所长,温哥华社区法律援助协会和森林更新BC的经历为我提供了多样化的背景和技能履行我作为学校董事会受托人的职责。
温哥华市长候选人:
David Chen
David的教育包括McGill在人体生理学方面的学位,以及UBC在生物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学位。他目前是老龄问题认证专业顾问,他经营自己的公司已有13年,专门为残疾家庭提供财务规划。
沈观健Ken Sim
沈观健,将为温哥华居民带来他们所需要的改变: 一个更可负担,更安全,更包容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在多方面处于临界点上。温哥华正面临居住可负担性的挑战,主要公共服务水平下降,这都因为现有市政府缺少勇于承担的决心。我们相信这些都能改善,作为温哥华居民理应拥有这些可负担,宜居及包容的社区。
杨萧慧仪Wai Young
杨萧慧仪,四岁由香港移民,在温哥华长大。她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 喜欢烹饪,滑雪和弹奏钢琴。杨萧慧仪在过往三十余年曾先后在温市东端不同的社区机构任职或义务工作,包括BC省社会规划和研究委员会, 邻舍协会, 士达孔拿社区中心以及温哥华女青年会。杨萧慧仪也支持加拿大首个社区花园的创建,并扩展了线形公园系统。
温哥华市议员候选人:
张维俏 (Wei Qiao Zhang)
张维俏,原籍中国青岛,2003年以国际学生身分来到温哥华,其后在多伦多大学取得社会学及哲学学位,近年来一直在温哥华致力于帮助新移民及促进社区发展。张维俏表示社会上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他认为目前温市首要问题是房价过高导致人才流失,他将会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为温哥华留住人材。
谢晟 (Jason Xie)
Jason Xie曾就读温哥华Eric Hamber中学和西门菲莎大学生化系。中学时期就参与经营家族生意;在就读大学期间自己开创和经营进出口贸易,并积极参与社团和社区活动,现为加拿大龙岩同乡联谊会青年部部长。6年前投入房地产行业,是大温地区资深的地产顾问,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人文情况等十分了解,目前担任其竟选团队 - 温哥华联盟联盟温哥华的经济与住房政策首席顾问。
竞选纲领:
1. 提高温哥华市宜居性,建造可负担住房
2. 维护屋主权益,保障社区和居民安全
3. 100%反对不合理税项,降低您的税务负担
4. 取消不合理的单车线,治理交通堵塞现象
5. 支持唐人街改造,振兴传扬中华文化
6. 尊重家长权益,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7. 加强经贸发展,促进温哥华多元文化社区建设
8. 加速建筑和商业许可证审批和颁发
9. 加倍市政清洁团队,加倍垃圾收集服务
10. 聆听并广纳民意,做出正确的市政决策
林圣洋(James Lin)
林圣洋,在温哥华已经住了35年了。毕业于UBC经济学院,拥有丰富的零售和批发业务经验。他在国际狮子协会工作了20多年,在BC儿童医院基金会工作了5年,在海洋搜救志愿者工作了4年。
他认为,需要在社区和市政厅之间建立一个开放、透明的双向沟通桥梁。这包括需要让公众对城市财政进行审查和讨论,以确保有更多的问责制和资源的公平使用。纳税人的钱不应该浪费在那些只会让少数人受益的项目上。
竞选纲领:
1. 改善道路交通和桥梁
2. 改善城市金融
3. 合理使用税款
李会民(Morning Li)
Morning Li出生在中国。他大学主修计算机应用,毕业后在IT领域做过程序员,系统管理员,销售等工作,也曾在北京经营电脑公司。作为移民的Morning Li,深知市民的不易;成功的经商不易。他了解温哥华,与大家感同身受,希望为大家发声。不管是移民,工人,企业家,屋主,租客还是家长,他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大家争取利益。他会着重关注小企业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市场,社会治安和犯罪,孩子们的安全和教育。他会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竞选纲领:
1. 聚焦民生,提高市政府运作效率;
2. 废除或降低苛捐杂税;
3. 降低建筑审批时间和收费,推进可负担房屋计划,
4. 改进社区安全;
5. 关注孩子的安全;
6. 关注大麻店和妥善安置流浪者
7. 以身作则,参政议政,促进提高华人投票率
甄念本(Brandon Yan)
来自OneCity党派的候选人甄念本(Brandon Yan)提交他的提名文件时,将三个汉字作为他名字的一部分。甄念本并不是唯一在提交文件时名字中带有汉字的候选人,但他却是唯一一位从城市及其首席选举官那里获得批准,在选票上使用带有汉字名字的候选人。
他认为温哥华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城市,不断加剧的不平等,住房危机以及公民之间日益孤立的感觉,这些都需要改变。
邓明惠(Phyllis Tang)
Phyllis在温哥华出生和长大,赢得了许多奖项,包括约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她是民族音乐学会的Listserv经理,是金钥匙国际荣誉协会UBC分会的顾问,教授钢琴和音乐理论,并且她精通英语,广东话和普通话。Phyllis的主要活动重点是将温哥华作为重要的国际音乐,艺术和文化中心。
刘劲铮(Ken Low)
刘劲铮,已经在温哥华生活了40多年。毕业于UBC,曾在温哥华市担任白石城总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25年以上。他希望促进体育和健身在温哥华的发展,同时他也在许多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任职。
岑佩雯(Erin Shum)
作为小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Erin于2009年在Kerrisdale成立了一家屡获殊荣的有机水疗中心。她还是Kerrisdale商业协会的董事会成员已有五年,帮助支持当地的小企业并获得了星岛日报和新世纪狮子会颁发的杰出青年领袖 - 优异奖章。
陈开心 (Glynnis Chan)
Glynnis是唐人街社区的长期领导者,自1980年从香港抵达温哥华以来一直经营着Happy Times Travel。她已婚,有两个成年子女,并自愿参加许多慈善活动,包括:加拿大癌症协会(Hope of Hope Co) -chair 2014,2017&2018),温哥华广州友好协会,BC省和广东省商业委员会,以及加拿大Chin Wing Chun Tong协会。Glynnis还被提名为年度企业家。
傅信成 (FU HSIN-CHEN)
傅信成,二十年前从台湾移民到温哥华西部,太空物理学博士候选人,从事辅导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相关课程。提倡改善温哥华交通,国民收入平衡支出等政策。
温哥华市议员候选人共有71名,但最终议席只有10个,候选人竞选压力颇大。华裔候选人共10人,其中温哥华联盟派出谢晟(Jason Xie)、林圣洋(James Lin)和李会民(Morning Li);Yes Vancouver派出陈开心(Glynnis Chan)和邓明惠(Phyllis Tang),伟景温哥华派出张维俏(Weiqiao Zhang),温哥华优先(Vancouver First)派出刘劲铮(Ken Low);One City派出甄念本(Brandan Yan);岑佩雯(Erin Shum)和Hsin-Chen Fu为独立参选人。
温哥华学务委员候选人:
周瑛(Ying Zhou)
周瑛,拥有工程学位,并且拥有十多年的金融经验。5年来,她一直担任大学社区协会的常驻主任。除了讲两种官方语言外,她还会说普通话和广东话。她的多元文化形象使她成为弥合本地居民和新移民之间融合最理想催化剂。
胡慧仪 (Sophia Woo)
胡慧仪于1978年从香港来到温哥华上中学。她在这里接受教育,毕业于SFU,卡尔加里和香港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她关心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以及大麻等问题。希望更加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
素里市议员候选人:
周凤棋(Becky Zhou)
周凤棋, 今秋卑诗市政选举中,素里市独立市议员候选人,成功地产经纪,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三年前一场震惊素里的入室抢劫枪击案的受害者遗孀。
19岁从中国广州移民加拿大的周凤棋,和许多移民一样从餐馆工、缝纫工做起,逐渐进入西方主流社会,最后与丈夫柯林.希尔(Colin Hill)一起在房地产市场打拼出自己成功的事业,并拥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喻燕妮 (Yanni Yu)
喻燕妮,电子工程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小生意业主,两个孩子的母亲。反对大麻和同性恋,主张负责人的难民政策。
竞选纲领:
1. 控制黑帮,改善治安
2. 交通:捷运天车还是选择轻轨
3. 解决教室拥挤问题
4. 市政府的成本控制和职能优化
三角洲市议员候选人:
杜琛 (Chen Du)
本次三角洲市选唯一华人及亚裔参选人 杜琛 (Chen Du) 在法律以及教育行业工作多年。像很多移民一样,阿杜自己也曾在基层打拼,曾做过洗碗工,收银员,仓库工人等职。在某知名跨国超市工作时, 阿杜曾帮助多名同事成功讨取未支付加班费,以及解决了工作安全隐患问题。作为三角洲通勤大军的一员,阿杜表示身边的街坊邻居无不抱怨上班堵车以及公交车不准时,间隔时间太长等问题。当他听说“堵路费”的实行会在2018下半年由大温交通Translink与大温各市府落实,阿杜决定挺身而出参选三角洲市议员,当一位能真正代表市民声音的民意代表,为社区利益而奋斗!坚决反对“堵路费” 的实行.
枫树岭议员候选人:
谭百昭 (Peter Tam)
谭百昭,在纽约NBC工作室工作,帮助创建和管理Nav Canada的国家航空导航工程数据系统,在高科技和工程行业工作了30年。
当然,我们的华裔候选人还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候选人分布在高贵林,素里等等,这些华裔候选人为华人发声,为的是将大温变得更好,我们也同样应该给与回应,将手中重要的一票投给支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