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下了火車,有Shuttle Bus 直接送到我們住的酒店。Fairmont Chateau在Upper Village,背靠著Blackcomb Mountain,聳立入雲的綠色尖頂非常醒目。房間能看到山景。若是在冬天,這裡一晚的房價能賣到$500以上,夏天是淡季,價格便宜不少。
辦好入住手續,開始計劃下午的活動。走出飯店外,看到有租自行車的店,記起旅游小冊子裡有介紹這裡的一些自行車線路,於是興致盎然地進去打探。線路有幾種:Mountain Bike難度較大,車行在忽上忽下的山道上,需要不凡的體力和技術。如果水平更高,可以秀一下車技,從陡峭的山上俯沖下來,比比誰在空中翻的跟頭漂亮。看得人心驚膽顫,羨慕又自歎不如。過了尋求危險刺激的年齡,我們找了一條比較容易的路線。4個人裝備齊全,蹬車上路了。
Whistler的氣溫比溫哥華要涼爽一些,不過夏日的陽光依然灼烈。我們沿著路標很快進入濃蔭蔽日的叢林,微風的清涼和樹葉的芬芳一起沁入身體的每個細胞。同伴中有人忍不住高歌起來。不多時,樹林消失,前面開闊地帶展開一片寧靜的湖水,有悠閒的人們在湖邊小憩,也有人擋不住清水的誘惑投入它的懷抱。看了看路牌,這個湖叫“Lost Lake”。是天上的仙女遺失在人間的寶珠,還是為愛灑下的淚?稍事休息,我們又飛車前行,時而上大路,看紅男綠女的熱鬧街景;時而穿小徑,聽小鳥在松林裡歡快歌唱;時而過木橋,聽腳下溪水潺潺;時而入森林,聞人語笑聲不斷。忽而路過一片高爾夫球場,看人們瀟灑揮杆;忽而又來到另一個湖邊,看人們歡快地蕩舟。一路上,清風拂面,花香相伴,遠山頂上的白雪,襯出熏衣草亮麗的紫色,沒有憂郁,只有快樂。
意猶未盡地回到住地,租車人已經准備關門回家了。看到我們這麼開心,他也很高興,連連勸我們第二天繼續租用。可惜已經另有安排,不然還可以美美過把騎車的癮。
早就聽說來Whistler一定要去漂流。看過朋友拍的照片,在大風大浪中勇敢瀟灑的模樣讓人向往不已,於是早早在訂酒店的時候就連漂流一起訂了。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集合點。召集人是位來自新西蘭的小伙子,黝黑的皮膚,精明幹練。漂流地在幾十公裡外的Birkenhead River,需要45分鍾的車程。我們穿上防水外套,跟著他上了一輛小巴士。小伙子非常健談,一路上用一口濃重新西蘭口音講各種笑話,讓車上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笑著一團,彼此距離拉近不少。在漂流前讓大家相互熟悉,培養團隊意識非常重要。
到了漂流地,救生員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主要是一些安全須知以及發生緊急情況下應該采取的行動,接著6人一組上了氣墊船。下水之前,先聽救生員作一些動作和口令的示范,然後漂流開始。也許是緊張的關系,開始大家不太合拍,比如救生員叫“往前劃”,有人就往後劃;救生員叫“左邊劃”,結果右邊的人也在劃,鬧出不少笑話。了,不過大家很快就適應了救生員的口令,船也劃得得心應手。河水清且淺,水流也比較緩,只是偶爾會有水流湍急之處,大家按口令快速蹲伏在船中央,任憑小船在風浪中起伏,浪花濺滿一身。有時,船和船也會相撞,好在速度不快,加上救生員的機智沉著,總能化險為夷,讓大家在有驚無險中體會心跳。我們這條船的救生員來自安道爾,一口大舌頭英語讓人聽起來很費力,不過卻是經驗相當豐富的漂流者。一次,我的槳不慎掉入河中,正在驚恐不安時,他一把從河裡准確地把槳撈了起來,身手之矯健令人驚歎。船過一處淺灘時,大家下船,穿著救生衣順水漂下。河水冰涼徹骨,但仰望兩側綠樹碧雲和頭頂湛藍深遠的天空,有一種入夢的感覺,希望能這樣一直漂到不可知的遠方……
整個漂流全程8公裡,約花了1個半小時。收船上岸時,大家以為只是要繞過一處險灘,結果卻被告知漂流結束了。雖然意猶未盡,但還是非常喜歡這種與水親近嬉戲的感覺。聽說還有一天的漂流,如果有機會,下次再來嘗試一番。
lost lake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green lake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高爾夫球場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在Whistler的兩天,印象至深的還有這裡的吃,走出酒店外,酒吧餐館林立,在Village廣場周圍,更是燈紅酒綠,熱鬧非凡,儼然一座不夜城。我們第一天晚上在酒店附近一家Monk’s Grill吃的晚飯。餐館在十字路口的拐角處,高高的陽台讓人憑欄臨風,更好觀賞夕陽下高山的剪影。這家餐館是比較隨意的北美風格,量很大,味道也還不錯。女友點了一道牛排,怕吃不完,特地要了Ladie’s Cut,結果上來一大盤,害得我們三個人幫她吃。看來這邊女士的飯量不輸男士。LG和另一位男性友人點了牛扒,也是實實在在的滿碗滿缽,加上配的薯條,讓愛好健美又貪吃的男士暗自發愁怎麼甩掉這些卡路裡。我要了一份焗三文魚配米飯,沒有驚喜,但熱量不高,但求心安了。
第二天,決定到Whistler Village 去找一家比較有特色的試試。路過泰餐廳、日式餐廳,都沒有激起很大興趣,後來看到一家“Il Caminetto di Umberto”,像是意大利風味的,旁邊還寫著“Whistler僅此一家”的字樣,自豪又自信。於是我們進去,要了陽台上的坐位,結果被告知要等,於是進屋各要了一杯酒,邊喝邊聊,差不多20多分鍾位子才空出來。這家的意大利餐果然很出色。“Steamed Mussel”很香嫩,沒有濃重的黃油味道。我要了一份龍蝦配意式米飯,點好之後又想把米飯換成意面,問侍者是否可以,他說得問問大廚,後來果然給換了。龍蝦的鮮美加上意面的滑爽,竟然出奇的好吃。其他人點了羊排、牛排,喝著紅酒,吃得津津有味。飯畢,又要了一份Tiramisu,涼涼的甜膩細軟,配上咖啡和茶才是好味道。
一頓大餐下來,每個人的胃都不堪重負,於是從燈火閃爍的街道走到黑暗無人的小徑。Whistler白天的喧鬧和色彩逐漸沉寂,遠處有篝火的光在閃爍,隱隱聽得有人在歌唱,原來是一群年輕人在夜未央的酒吧裡熱烈起舞,要把一天的快樂繼續延長。而我們,明天就要啟程。Whistler,會記得我們在山林雪峰下輕輕踏過的腳步聲嗎?
很大份的牛排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超好吃的龍蝦意面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再來份提拉米蘇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還不大啊?!12oz呢。偶看一眼都飽了。不過估計你不夠,怎麼也得來二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