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年华 _BBCODE_WROTE: |
都说的什么啊,存款为什么会交税?利息才缴税好不好。
比如如果每人存款只有一百万,每人利息两万不到,那就是低收入没错啊。
房子可能值三五百万。可这不是收入,这是资产。
这不是个穷人,只是说他今年是个低收入。
他既可以花利息还能花存款本金,本金不是收入。
没有法律规定收入必须大于支出。
这些媒体报道是脑子不清楚还是故意的?低收入和逃税有什么必然关系?挣够了吃老本的退休的都在逃税?
他们要是不想让这些高资产低收入的人享有低收入待遇,就修改那些低收入待遇的政策呗,像welfare一样考虑资产啊。
|

卢瑟连资产和收入都搞不清楚,只能靠拉仇恨,泄愤减压。。。
太尉 _BBCODE_WROTE: |
卢瑟连资产和收入都搞不清楚,只能靠拉仇恨,泄愤减压。。。
|
可是这些媒体绝对是故意的,通过混乱的逻辑隐射低收入者偷税漏税。矛头指向特定社区和族裔。一群傻的还叫好呢。政府不改改低收入政策规定,媒体经常瞎扯淡搞这种拉仇恨。有钱人没几个会赤裸裸偷税漏税的,人家都是雇了会计师规划了的啊。
基本同意!关于税务的问题的确不能一语盖之,加拿大政府怎么可能是傻瓜?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比如,一国政府要把手伸到别国地盘去收税,那的确是一个古往今来超地球牛叉的事情,只有美国才就那么不管不顾地强推了,实在受不了夹板罪的人就脱籍了罢,毕竟要找条活路才行。美国人多,走几个也无所谓。其实,要解决跨境收税,最重点是要两国政府搞好关系,就像美加一样瓷实,大家同吃同住同分米米;光是互通税务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加拿大政府要能够得到中国政府允许加上纳税人个人授权,直接从其境外账户中划扣税款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否则,光是从精神上折磨这些中国移民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对于跨境纳税,他们根本就是极端受限的;夹在两个国家之间,一个纳税人就跟个细菌一样渺小,抓住一个细菌,就能够从别国的地盘拔出胡萝卜了吗?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仿效瑞士,按照首住宅档次交收入税,旱涝保收,政府永远不麻烦不吃亏,还能有效地抑制房价,丢弃的仅仅是一个全球收税的幻想。加拿大与瑞士有类似特点,就是移民多半带着一大笔钱来休养生息养孩子,而不是来赚钱的,高资产低收入;政府应该看到这点,改变税制,做惠而不费的生意。
评判是不是享有低收入福利,应依据收入和资产来共同评判。但若有人把它引向某特定族裔则有歧视之嫌,因这种情况是政策有漏洞造成的,我相信其他人群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地税是地方税——城市收的,入息税——联邦和省政府收的税;物业税通常最没争议。
游客 _BBCODE_WROTE: |
基本同意!关于税务的问题的确不能一语盖之,加拿大政府怎么可能是傻瓜?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比如,一国政府要把手伸到别国地盘去收税,那的确是一个古往今来超地球牛叉的事情,只有美国才就那么不管不顾地强推了,实在受不了夹板罪的人就脱籍了罢,毕竟要找条活路才行。美国人多,走几个也无所谓。其实,要解决跨境收税,最重点是要两国政府搞好关系,就像美加一样瓷实,大家同吃同住同分米米;光是互通税务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加拿大政府要能够得到中国政府允许加上纳税人个人授权,直接从其境外账户中划扣税款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否则,光是从精神上折磨这些中国移民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对于跨境纳税,他们根本就是极端受限的;夹在两个国家之间,一个纳税人就跟个细菌一样渺小,抓住一个细菌,就能够从别国的地盘拔出胡萝卜了吗?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仿效瑞士,按照首住宅档次交收入税,旱涝保收,政府永远不麻烦不吃亏,还能有效地抑制房价,丢弃的仅仅是一个全球收税的幻想。加拿大与瑞士有类似特点,就是移民多半带着一大笔钱来休养生息养孩子,而不是来赚钱的,高资产低收入;政府应该看到这点,改变税制,做惠而不费的生意。
|
美国今时今日的衰落和美国政策逼着富人把钱滞留在海外(据报道苹果公司95%以上的利润都“滞留”在美国境外),逼着富人放弃美国身份(如Facebook的老板),有巨大关系。
不同意!CRA总是很欢迎交税的,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本人亲历在中国的某地税大厅被里面的人骂:“你是喜欢交税吗?问那么多?” 一付嫌弃精神病的模样;当时的我的确觉得自己有毛病了,追着人家要交税,可人家忙得没空收,还白白排了一上午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