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本门一些习武心得,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多多参与,提出宝贵意见!
太极推手,是“用身体练”的对抗运动,不是“靠头脑想”的一门学问。
和竞技体育一样,关于太极推手,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是一整套先人们传承下来的肢体上的训练方法;而不是先人们记录的行功体验。
肢体上的训练方法,是各式太极单操或太极单操手,和其他传统武术一样,单操手的训练,是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是我们真正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习练的。这个单操手的习练,一定是肢体上的,而不是心法上的。
如果一个太极拳老师,开口闭口讲的都是什么松呀,柔呀,软呀,空呀,虚呀的等等,那他一定是只知道一些先人的行功体验,而没有真正的单操手的传承。
行功体验,是先贤们的功夫达到一定水准时,他们自身的感受。靠这些感受去“练拳”,练的是气功,而不是武术。
有人说这些行功体验可以当做太极拳的心法来训练,这种说法也是不完善的,因为太极拳没有能够脱离单操手而独立存在的心法训练。太极拳心法训练的唯一服务对象就是太极单操手。
对此恩师多次提及:过去的年代,能吃这碗饭的武师,功夫都很厉害,但是功夫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代宗师,却是少数。由于武师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他们往往把那些达到绝世武功高人的行功体验,视作珍宝,因为他们需要通过真正高人们的行功体验,用来检验自己的武功所到达的程度。
而对于习武圈子里人人都知晓的基础训练方法—-单操手,却较少留有文字记载,完全靠代代口传心授。
十年文革和建国后的多次运动,老拳师普遍被整,有实战价值的传统武术单操被看作“四旧”批判,无人敢练,而脱离单操的套路武术,却被国家广泛推广。因此,单操手渐渐的失传了,而大量的先人们的行功体验却通过文字记载而得以保存,进而在当下“流行”……
说的有道理,那么有哪些单操手联系呢?哪些是在套路里?
我们的入门单操是“螳螂双提刀”,“狸猫上树”,“进步搬拦锤”,“单换掌”等。
真正的武术套路,来源于单操;套路的形成是各项单操过关后,为方便记忆而形成的东西。
您会拳击或搏击?如果会,约个时间打我一顿让您消消气?或您请一个会的来?还有您在大温还是多伦多?我在大温。
我今年九月初到温哥华,在列治文。方便的话你发私信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