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西不眠人 寫道: |
這個電影在網上估計很多評論了。最近朋友圈裡有人說這個電影SB,導致我也想說兩句。
我本人覺得這個電影繼承了Whiplash 的風格,主要是注重在音樂上面,注重男主角的奮斗歷程。電影裡面把傳統爵士樂和現代爵士樂的區別和沖突描述得很清楚,說男主角迷戀傳統爵士樂,卻為了生計不得不演奏增加了很多電聲樂器的現代樂隊音樂。然後,主題成了“追求理想” vs. “養家糊口” 之間的掙扎,以及鼓勵我們放下包袱,為自己的夢想付出一切。
至於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這反倒不是本片的重點。如某人所說:La La Land is NOT a love story. 這解釋了電影裡令人心碎的結尾。而女主角作為女演員的奮斗,就更加缺乏筆墨了,全部都只是虛晃一槍(面試過程基本沒有,單人秀內容也完全沒有)。女主角的角色和心理塑造基本都是虛的,只有一個架子。整個電影其實是男主角的奮斗和音樂為主。
對於結尾,我再多說幾句。這裡面有些價值觀的沖突,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期待:
第一,男女主角為了愛情,為了能在一起,犧牲各自的事業;
第二,男女主角把個人的發展放在第一位,犧牲這段愛情。
一般好萊塢的電影都沒有這麼慘,兩個人總會事業成功,同時愛情美滿。但這個電影強迫兩個主角做出選擇,並且在一個非常有創意的結尾,以“夢想虛擬時空”的方式展現了另一個選擇,並伴以極其優美的音樂,看後讓人不禁唏噓。可以說,這個結尾是天才的,但也是令人大出意料之外的。我非常佩服。
這樣說吧,Ryan Gosling 沒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反倒是Emma Stone 拿了最佳女主角,這有點錯位了。我覺得La La Land 的男主角是紅花,女主角是綠葉。編劇不太懂做演員的幕後細節,不太懂女人的心理,有點將就對付。這和《五十度灰》裡面的男主角相似,就是女作家不會寫男人心理,結果就是一個空殼子。好在Emma Stone 還不錯,否則她就成了女性版本的Christian Grey 了。而Ryan Gosling 是演得非常好的,低調而有魅力,再加上有超強的劇本和故事支持。可惜奧斯卡委員會喜歡更悲情的Manchester by the Sea.
不喜歡音樂的人,估計會覺得La La Land 很沒意思,特別是前半部分。生活比較富裕不愁吃喝的,估計也對男主角的掙扎沒什麼共鳴。我看了這個電影覺得挺有感觸的,加上最後的結尾神來之筆,竟然還覺得有點傷感。
|
女主角是因為競爭對手不夠,不能老給斯特裡普,也不太願意給個法語的,emma Stone趁機。男主角Casey Affleck有較強實力
其實我覺得Ryan Gosling在前些年一部電影 Lars and the real girl 裡演的挺好,不過那個片子太小眾了得不上奧斯卡。演的是人投向玩偶的情感。
我覺得lala land其實挺一般,還不如manchester by the sea
愛好者在家裡合唱La La Land 主題曲City of Stars. 唱得不錯。鼓掌。
導演談電影音樂,以及男主角努力學鋼琴的幕後細節。
Ryan Gosling 花了4個月時間,每天上鋼琴課。最終達到了在電影裡面能彈完整首曲子不犯錯誤,而且攝像完美,不需要聘請“彈琴替身”,不需要剪接和“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