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能拿高工资的不是多数,996或者976或者。。。
东不成西不就 写道: |
IT能拿高工资的不是多数,996或者976或者。。。
|
我以前跟你的想法一致,认为能上35万的要么是码农精英,要么是外企管理层。但昨天看了一篇上海张江码农薪水的文章,被雷成黑炭了。
张江高科园区,应届生20万起薪,有五年经验的基本三十万起。这都是行业指导价,如果是中流砥柱型的码农精英,百八十万。当然这都是加上年底奖金和期权收益。
阿明 写道: |
倒是有道理,其实上海IT平均月薪是1万2,年薪平均是14万多,不是什么20万35万的,
至于实际购买力呀,如果包括买房子的话,呵呵,啥都不是
|
你这数据是几年前的了,现在工资远不止那么少。不信的话,看看张江和旁边唐镇的房价就知道了。
谈笑风生的长者 写道: |
在国内买进口商品,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是比在大家拿贵。但是综合比较,比如加上服务价格,养车费用,我觉得差别不大。
不考虑房贷,大温三口之家吃饭,购日常用品,养一辆车,一个月大约1500刀左右,国内的话,一个月人民币花七八千的,生活质量不会比前者差。
|
算过孩子教育费用吗?带二个孩子回国,一年60万人民币花在孩子身上,只会多不会少。
lz拿加拿大尤其是温哥华跟中国尤其是上海比这本身就错了。温哥华,加拿大在宏观经济这个层面都是不入流的啊。
中国现在要跟美国比。上海的码农,起码也得跟湾区的码农比。这么比才有些可比性。
加拿大,温哥华,估计可以跟欧洲小国的小城市比比。
这就是咱们这里的现状。
小米 写道: |
算过孩子教育费用吗?带二个孩子回国,一年60万人民币花在孩子身上,只会多不会少。
|
两孩子回国都上顶级私校,比如惠灵顿公学这种,一年60万还不够。但这种教育投入只是极少数人,就是在大温,华人圈里面上一年学费+赞助费+杂费三四万的私校又有多少人呢。
谈笑风生的长者 写道: |
两孩子回国都上顶级私校,比如惠灵顿公学这种,一年60万还不够。但这种教育投入只是极少数人,就是在大温,华人圈里面上一年学费+赞助费+杂费三四万的私校又有多少人呢。
|
肯定不要考虑顶级了。
但是肯定得上双语学校或者普通的国际学校吧,否则以后怎么和这儿接轨?20万就是上海一个普通双语学校的开支,另外10万是其它费用。
孩子很小的话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接上体制内的比较好一点的公立学校也行,但是一是孩子和大人要吃得起苦才能跟上,二是得有套学区房。
上海的教育费绝对比温哥华贵了太多。先不说200元一节课的英语20多人的大班课,好的音乐课老师,无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收费没有低于500人民币的,如果是附中附小老师,1500以上。
nessus 写道: |
lz拿加拿大尤其是温哥华跟中国尤其是上海比这本身就错了。温哥华,加拿大在宏观经济这个层面都是不入流的啊。
中国现在要跟美国比。上海的码农,起码也得跟湾区的码农比。这么比才有些可比性。
加拿大,温哥华,估计可以跟欧洲小国的小城市比比。
这就是咱们这里的现状。
|
你说的我表示完全赞同。我只是想不到国内发展的如此之快。
我出国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换个生活环境,另外给孩子一个好点的成长平台。但照国内的发展情况,20年后,上海的朋友看大家拿,恐怕也就是羡慕一下好山好水而已。大家拿人民在他们眼里,也就是吃的饱,穿得暖的非洲人民。
特别白 写道: |
嗯,然而你可别忘了国内一场大病就能把一个中产家庭打回到贫困线去。
|
在加拿大,德了大病,就等于等死了,有钱也只能干着急,前面还排着不少人呐!

谈笑风生的长者 写道: |
我以前跟你的想法一致,认为能上35万的要么是码农精英,要么是外企管理层。但昨天看了一篇上海张江码农薪水的文章,被雷成黑炭了。
张江高科园区,应届生20万起薪,有五年经验的基本三十万起。这都是行业指导价,如果是中流砥柱型的码农精英,百八十万。当然这都是加上年底奖金和期权收益。
|
跟我得到的消息吻合。甚至我听到的深圳那边的(华为)比这个收入还要高,五年就基本50w了。做个小头目基本就是百万年薪左右。这还不算公司股票和分红。
我10年前有同事的同事回深圳的就是60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