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為什麼盯球,一般理解是為了打准球,這僅是很小的一個方面,職業運動員平常訓練,擊球無數,成功率很高,但一到了比賽,很難有相同的成功率,為什麼?因為人不是機器,必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必然犯錯,必然在比賽中失去專注度,影響發揮。而至始至終盯球,讓那些負面的消極的情緒以及環境的幹擾等因素難以找到入口或空間進入你的大腦,幹擾你的心情,這樣內心總能處於一個相對平和冷靜的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這讓我很容易就聯想到,“制心一處,事無不辦”、“無欲則剛”等中國傳統文化裡經常聽到的字眼。
都知道心理穩定在比賽中的重要性,但如何做到“無欲”讓自己心理剛強或穩定?古法有先一念代萬念,比如念佛、意守丹田、冥想各種美好的圖象、聽息、再忘掉這一念,就基本無欲了這一說法。而這裡所說的盯球法,似乎是在一念代萬念的階段,將意識集中到球上,用心去盯,能力逐漸提高後,外界的和內心的各種因素很難影響你的穩定。
永遠只專注當下,每一分都是新的一分,想象比賽才開始,不要想剛才的低級失誤,不要想上一局如何打得不好,不要想如果再輸一分就什麼什麼了,也不要想如果光線再好點,如果在室外打,如果球童再訓練有素點,如果某人不來看比賽等等問題,有點“無過去、未來、現在”的感覺。
現在看來,盯球是一個可深可淺的技術或方法。淺,可以幫助你判斷和打准球。隨著注意力的層次的提高,同樣球速的球,對於你的主觀感覺來說會越來越慢,對於初學者你提示他盯球,他可以馬上感覺球變慢了,及早做出擊球准備;深,則是訓練專注等心理層面的有效手段,一般職業運動員要練四、五年才能達到基本盯准球彈起和與拍面接觸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