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 樓 / 回音寶寶
- 時間: 2014-12-30 06:27劉進圖
傳媒人成為新聞主角,肯定不會是好事。
2014首唡個月,明報總編輯劉進圖突被撤換,蘋果日報被抽廣告,李慧玲遭無理解僱,劉進圖身中六刀。早已烏雲籠罩的香港新聞自由遭遇到更兇猛、更肆无忌惮的侵害。
無論是劉進圖從病榻傳來的訊息:「如果我們畏懼,便會失去自由」,還是李慧玲在反滅聲集會說:「香港新聞自由是沒有根的」,都在反覆提醒我們,新聞自由可以很脆弱。我們不可以假設自由不變。自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維護,才能繼續下去。
就在漫天風雨的日子,新聞工作者、新聞系師生由台後走到台前,抬起「THEY CAN'T KILL US ALL」的巨型標語,以絕不妥協的姿態,宣示他們維護新聞自由的決心,是何等堅決。
2014年,劉進圖,還有新聞工作者,都不再一樣。
-
-
第 12 樓 / 回音寶寶
- 時間: 2014-12-30 06:28新界東北
「發展」代表「尊嚴」,林奮強語。
鄧小平有本書,名為《發展是硬道理》。自2001年發行以來,這套思維一直主宰著中國大陸的治國方針。因為發展是硬道理,所以拆遷農村,建高鐵、建路、建水壩,都是講道理的。拒遷拒拆、要求妥善安置的人呢,當然是不講道理了。於是推土機把他們統統推走,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
2014年的香港政府青出於藍。當「硬道理」已不足夠滿足發展慾望,唯有把它提升到人類尊嚴層次,才能發展更多、更多。於是政府把「發展」與「尊嚴」劃上等號。既然發展就是尊嚴,那香港政府發展新界東北,自然是人道項目。反對發展的示威者,則是違反人權。
這就是香港政府的發展邏輯。這一年來關於新界東北的許多荒謬結果,就是這樣推論出來的。比如說無視議事規則,強行通過立法會撥款──這是為了「尊嚴」。把農地刬除,再建設農園?這是為了「尊嚴」。
2014年香港不幸成為「尊嚴」之都。來年,新界東北還會一樣嗎?
-
-
第 13 樓 / 本那比經略
- 時間: 2014-12-30 11:03
-
第 14 樓 / 絕不用力
- 時間: 2015-1-02 17:47
回音寶寶 寫道:
黃之鋒
他的上一仗在2012。如果當時你還認為反國教不過是一垱 by student、for student 的學生運動,那黃之鋒這一年就斬釘截鐵地告訴了你:不是這樣的。反抗暴政,不應該只是一垱學生運動。
「當你們成年人說香港未來全靠我們,這說法比臓話更難聽。香港的未來是屬於你!你!你!我真不想在十年後,連小學生也要站出來罷課爭取民主。」
「如果普選是這個時代的責任、這個時代的任務,我要向習近平和梁振英說;我們這一代要完成它。不要再把責任推給下一代。」
然後香港人忽然驚醒了。因為他,多少人終於離開高床暖枕,站出來,身體力行,在胡椒噴霧前與學生並肩撐起黃傘,締造了這一垱壯麗的運動。
香港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但她終究不只是他們的。她屬於我們每一個,因為我們都是香港人。今後,每當我們提起黃之鋒,我們將記得這一點。
2014年,黃之峰不再一樣。
還有香港獨立。。。是他!。。。這孫子長肉了,運動養人!! -
第 15 樓 / 絕不用力
- 時間: 2015-1-02 17:48回寶子,偶猜,還有個詞叫“斷供”。。。。
你真不是好人!。。。
回音寶寶 寫道:
2014 香港十二個關鍵詞
雨傘
2014年前,要是有誰提起香港的雨傘,許多外國人是要笑的。
他們會想起香港人晴天撐傘的模樣,諷刺這個城市的嬌生慣養。用雨傘遮陽,外國人是不做的。在他們眼中,香港人連太陽也撐不住,太軟弱,太吃不起苦。
不怪他們。因為事實上許多香港人自這樣想。
直至9.28為止。那天煙霧瀰漫,穿黑衣的他一如25年前的王維林,只是當年的坦克換成今天的催淚彈,當年的膠袋,化身作今日的雨傘。
「當時我想告訴警察:我不害怕,我不會離開。」他說。
「這將是香港永遠記住的一刻。」外國媒體如此報道。從這一刻起,雨傘便成為這個城市在世界立足的關鍵詞。從今以後,無論何時、對誰、在哪裡,每當我們提起雨傘,我們將感到自豪。我們將對世界宣告:我們無力,但我們打不死。
2014年,雨傘不再一樣。 -
第 16 樓 / 回音寶寶
- 時間: 2015-1-03 00:50
-
第 17 樓 / 回音寶寶
- 時間: 2015-1-03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