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里的屠龙剑写儿子的文章,我经常追着看,觉得写得很有教益。
今天在天涯看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有很多地方很赞同文中的观点。我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从何而来,就是父母家庭的影响和灌输。父母的眼光和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如何规划孩子的学业职业甚至婚姻,影响孩子终生。
笔者大学时代曾经有两个年龄小的同学小曼和小布,因为是专业里唯一讲国语的三个人,大家关系算是比较接近,毕业后也还有来往,知道彼此近况。小曼和小布都是台湾出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跟着父母来到加国的第二代移民。表面看来,两人各方面经历近似,家境似乎也近似,都是在温西跟着父母住大房子。细了解下发现不然,小曼家里在台湾做生意,来加后做生意不利,就打一些零工。小曼比较害羞内向,其实不太适合这个需要和人大量沟通的职业。小布父亲是台湾的专科医生,还继续在台湾工作,母亲一半时间在这里陪小布。小布从小被送去学钢琴跳舞,我也坐过他开的lexus,车技很不错,人开朗幽默,所以虽然是个其貌不扬又还显得有些幼稚的男孩,和同学们处得关系都非常好。
小曼毕业后,工作几年仍然适应不了,十分痛苦,最后回学校从头开始读会计。读了两年出来,如今在拿十几元的时薪,走了很大的弯路。同期毕业的同学,基本都在三年内买房了,小曼这一拉下,不知多少年追得上了。而小布毕业后,因为父亲对小布的期待值很高,虽然我们的专业不错,但是只是被他父亲认为是保底的工作以确保小布将来最少有一份不差的工作收入。所以小布本科毕业后,就以继续回炉啃science为主,工作为辅,直到考取医科。前几个月遇到他,小伙明显成熟不少了,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自身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又会影响到可以接触到什么样的恋爱对象。这两人以后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好在他们都是心态平和之人,不攀比,过得自得其乐,倒也罢了。
最近一个亲戚的孩子要来我家里过圣诞节。这个孩子的生活轨迹因为我在几个关键的时候说了几句话而有了重大改变,因而我也自觉要对其人生规划负有责任。那年我回国,这娃在读市重点初中,天天做功课做到半夜,我一看这娃,长得又瘦又小,我跟他爹妈说,这不行,你娃这会长僵了的,没有足够时间睡觉,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个头身体都长不好,毁一辈子。书长大了也可以念,长身体最关键可就这几年。我又说了国内大学是混文凭,国外大学才好等等。结果他爸妈就因为我这几句话,把他送了国际学校寄宿,英国课程,晚上十点拉灯。我过几年回国一看,小家伙窜高了十几公分,我又说了一句话,国外出来混ESL糟蹋爸妈钱的小留太多了,不考到雅思七分,出来没啥意义。等娃考了雅思七分,因为其他功课也好,学校里老师都串掇他去考美国藤校英国名校,我又根据他们家庭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比较各国移民政策,力排众议,建议孩子读加拿大waterloo的computer science。国内人基本连这大学都没怎么听说过。孩子刚读了一学期,我又在说将来光做码工不行,要有第二专业,学点金融投资。孩子他妈说娃在高三的时候就多次拿着零用钱在网上竞标投资,利息18%,还为了抢竞标设计了软件,走之前,逼着他妈学怎么用,管他那点钱。他妈学得头痛死,但是不敢让儿子失望啊。笑死我了。这次他来,我希望他能了解一些硅谷码工的生活,又希望看看他是否对期货基金外汇之类有兴趣。
有时想,是不是生个娃也挺好玩的。不过那工作量可太大了。
天涯的文章链接
bbs.tianya.cn/post-fre...70-1.shtml
@六叔
你看我多捧你场啊,难得码篇长点的文章,就发在你的地头上了。
lz写的文章很有自己的见地。
在教育孩子和规划孩子的前途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梁启超是非常成功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中五个儿子里三个院士。。
可惜他给孩子们的信网上能找的到的不多。。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替梁思成和林徽音安排的路,从一起去美国进修到回国去东北参与东北大学的创立,然后再回清华建立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等等。。。觉得梁启超的指引和铺路给他们的成功起了一个很大的辅助作用。。
哆来咪 写道: |
lz写的文章很有自己的见地。
在教育孩子和规划孩子的前途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梁启超是非常成功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中五个儿子里三个院士。。
可惜他给孩子们的信网上能找的到的不多。。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替梁思成和林徽音安排的路,从一起去美国进修到回国去东北参与东北大学的创立,然后再回清华建立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等等。。。觉得梁启超的指引和铺路给他们的成功起了一个很大的辅助作用。。
|
子女是站在上一辈人的肩膀上的,所以应该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说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我又想到这么两个朋友圈里的例子。这两人是同龄人,顶级好专业里出来的同学。小麦家里是做财务投资的,小薇是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家境较差的家庭出来的。两人都是起薪就十万以上。晓薇没几年就买了个西区的公寓,宽敞漂亮的两房。因为还贷压力不大,她经常给自己放假,到她的祖国去旅游或是做义工。小麦那时候租了个地下室,还和室友分租,一个月300大元,极品地攒了几年钱,又问父母借了些钱,零几年的时候花四十万买下了西十六街上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我们谁都觉得这是个不怎么样的purchase,花这么多钱,买这么破住着也不舒服的地方。过了没几年,他不声不响地换了房,换到了dunbar。没多久又在dunbar买了第二个投资房。极品兄连恋爱都不谈,不费那功夫那钱。等他不到三十五岁的时候,他把两个旧房换成了一个全新的大地大房,突然迎娶相识多年的一个朋友。对方很干脆地签了婚前协议。然后生娃等等。
晓薇一直没有谈恋爱,身边的男生本来能配上她的就少,后来年纪渐长也就一直没有动静下去了,没有换过房,前两年好像房子漏水大修,头痛了一番。
信天游~ 写道: |
@六叔
你看我多捧你场啊,难得码篇长点的文章,就发在你的地头上了。
|
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昨天真的没有收到你放的电。。。
尽管如此,作为版主仍难脱失察之咎。我请你喝卡灰补偿吧?

信天游~ 写道: |
子女是站在上一辈人的肩膀上的,所以应该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说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我又想到这么两个朋友圈里的例子。这两人是同龄人,顶级好专业里出来的同学。小麦家里是做财务投资的,小薇是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家境较差的家庭出来的。两人都是起薪就十万以上。晓薇没几年就买了个西区的公寓,宽敞漂亮的两房。因为还贷压力不大,她经常给自己放假,到她的祖国去旅游或是做义工。小麦那时候租了个地下室,还和室友分租,一个月300大元,极品地攒了几年钱,又问父母借了些钱,零几年的时候花四十万买下了西十六街上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我们谁都觉得这是个不怎么样的purchase,花这么多钱,买这么破住着也不舒服的地方。过了没几年,他不声不响地换了房,换到了dunbar。没多久又在dunbar买了第二个投资房。极品兄连恋爱都不谈,不费那功夫那钱。等他不到三十五岁的时候,他把两个旧房换成了一个全新的大地大房,突然迎娶相识多年的一个朋友。对方很干脆地签了婚前协议。然后生娃等等。
晓薇一直没有谈恋爱,身边的男生本来能配上她的就少,后来年纪渐长也就一直没有动静下去了,没有换过房,前两年好像房子漏水大修,头痛了一番。
|
这个两个孩子没有可比性。女孩子趁年轻应该找个志同道合的老公,就算将来没有投资,以后生活也还是可以幸福美满。男的就更JP了。年轻没谈恋爱,直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