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吗?!
必须有承受,忍受的过程才能体会到享受的幸福感
不是富二代,也不是finance free的成功人士,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温西不眠人 _BBCODE_WROTE: |
还有养育孩子的区别......
|
木有养育孩子的就悲催了。
我觉得工作的价值,不仅仅是赚钱养活自己,还在于一种社会认同感。工作是一个人的社会Identity,没有这个社会ID,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认同。
说得直接一点: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说明社会认同你的劳动,劳动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一定程度上来说,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肯定。
兜售半天都没有人要买,才是真正的悲催哇。
Calm _BBCODE_WROTE: |
给你点正能量:
年轻时羡慕人家的工作符合本身的爱好,极少的人有这种福气。当时自已希望的是电影院里的放映员或是音乐厅的后台打杂的,工作中会得到很多享受。
现在人到中年,时常也惦着一天中哪些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已的?属于自已的时间在干什么? 这里还是有一点鸡汤可以分享的:
1) 看片, 看电视是被动的,而现在机顶盒看都是主动想看什么就什么。我喜欢的是Documentary,可以分类更详尽:纪录片,文献片,科教片,传记片。
2)每天锻炼身体时听MP3有声读物,好多选项啊,很享受的。
3)看网站,但基本不玩手机,实在没有什么吸引我玩的,也不上社交网,没意思。上厕所尽量不分心,但偶而也会看手机的;
4)晚餐按心思吃,因为早餐和中餐属于对付对付,而晚餐属于享受。
5)出游,会有种种不称心处,但只要心态好,哪怕因事出行都可以找到新奇愉悦;
6)助人之乐。自私也是天性,如果机灵之下遇到举手之劳可以助人一下,还是乐意为之的,带来的是自已心中的满意。要看是否注意到别人的需要。
以上种种,不卖自已的事情,很得意的。
即使上班,即使工作不是自已的爱好,也可以留意交一两个趣味相投的好友,相谈甚欢。
|
我相信LZ大部分时候都是很乐观,很正能量的,只是偶尔会有点哲学家的想法
我也是这样。
无眠 _BBCODE_WROTE: |
不是说卖艺术不卖身吗?
我就觉得上班挺高兴的,至少每天有个去处,好过不知道做什么。
|
我觉得还是生活态度问题,性格也决定了你的人生观,和你一样,我也是每天乐哈哈的上班,回家了哈哈地做饭。。。
anthropologie _BBCODE_WROTE: |
以前看到李银河的观点,说全职太太和妓女的区别只在于批发和零售,而且说这个理论最初来自恩格斯。当时心里一片悲凉,却不得不承认她所说的是赤裸裸的、鲜血淋漓的真实。
|
当下社会确切地讲还不准确。
全职太太,小三,和妓女的差别分别是,独家专营,批发,零售。
zyoyl _BBCODE_WROTE: |
我觉得,富二代有富二代的苦。
|
我同意zyoyl MM说的,富二代有富二代的痛苦。
能真正利用好 “富二代”,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的人,并不多。
我目前想到的只有达尔文。